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行政管理

更新日期:2014-08-31 01:56
开设学校: 宁波海曙飞越教育培训学校 所属分类: 行政管理专业
开学时间: 欢迎您咨询开学时间 学制 2.5-5 年
开课地点: -- 所属地区: 浙江 宁波
原价: -- 优惠价: --
招生人数: 0 在线报名
学分:80
入学考试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综合)

行政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具备一定的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和法规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学制

实行学年学分制。

宁波按三年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进程表中分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其中必修课的学分不少于课程总学分的60% ,限选课占课程总学分的10%、选修课的学分不超过课程总学分的30% 。本专业的课程总学分为68学分,集中实践环节为8学分。

(二)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由宁波根据中央相应专业的教学计划统一开设,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采用集中辅导和巡教巡考等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三)教学计划中所列选修课程供县级和教学点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县级和教学点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当地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选修课程。

((四)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中形成性考核包含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情况考核两部分, 一般情况下,分别占总成绩的20%和10%。

(五)有实验的课程,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未做实验、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六)集中实践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实践环节实施细则由宁波制定并负责终审,县级组织实施。学员不能免修。

为了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每门课程都规定有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即实习、社会调查和作业。根据课程性质,凡有相应教学实践环节的,必须按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各门专业课程安排的实践环节,由宁波和县级共同组织。

本专业应结合毕业作业安排一次社会调查(3周),使学生能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工作能力。

毕业作业安排5周,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可以多样化,选题要符合教学要求。

四、毕业

本专业专科低毕业总学分为76学分。

学生修完课程,达到毕业总学分的要求,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高等教育专科学历。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六、课程说明

1.管理学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思想;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预测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划工作的方法与原理;组织工作的原理与方法;领导与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政治学原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及有关原理分析国内、国际政治现象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政治领域中具有共同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包括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消亡,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变革规律,国家与民族,国家的统治形式,国家政治统治体系,国家机构,政党,政治领导与决策等。学习本课程可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3.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操作两大部分,主要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程序;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调查法;会议调查方法;资料的整理;调查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4.公共行政学(原:行政管理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关于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理论规范和一般研究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和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管理、行政道德、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依法行政、行政方法、财务行政、行政效率等十五章内容,以阐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特点、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行政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状况为起点,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终结。

5.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教材:应用写作)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用应用文体文章的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课程系统讲述了下列常用的实用性文体的写作原理和写作方法:公务文书(包括公文、事务文书);学术文体(包括学术论文、其他科研应用文及传志);生活、学习应用文体 (包括书信、读书笔记);社会活动应用文体(包括演讲稿、应试作文);其他应用文写作简介(包括新闻写作、财经写作、法律文书写作)。本课程重视写作实践训练(包括作文、讨论和讲评)。

本课程宜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开设。

6. 人力资源管理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思想。

课程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职位分类与定员工作、人力资源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流动、员工教育与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对员工的任用与人才管理、员工绩效考核、奖酬与激励、人力资源调整与人员流动、人力资源保护、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与评价。

7.公共关系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树立公共关系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掌握公共关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课程主要内容有: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公共关系观念的形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选拔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工作对象和工作类型;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组织外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实施;公共关系策划工作的开展、企业CIS战略工作的导入;公共关系日常活动与专项活动的开展;公共关系新闻传播;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等。

8.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45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安全常识等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Internet入网方法。此外设有WPS文字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报表系统两部分选择教学内容,供各地根据本地实际选用。

9.中国文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我国历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历史,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共七个单元,采用作品选讲的形式,分析和讲解了中国文学史上的72篇名作,并按单元简要介绍了各个时期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情况。电视课通过大量图片资料和实景实物展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录音课以专题的形式补充主教材中的文学史知识,以帮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整体过程上更好地把握作品。

10.西方经济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研究现代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发展简史;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价格理论,价格对经济的调节;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交叉弹性和供给弹性,弹性理论的应用;欲望与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生产与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生产要素的适组合,短期成本分析,长期成本分析,机会成本及其他,收益与利润大化;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地租理论,利润理论,社会收入分配;微观经济学的缺陷与发展,价格、消费、产业、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总需求分析: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理论,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历史回顾及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概况,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因素分析,零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概况,需求管理;财政、货币、供给管理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经济理论概况,国际收支,汇率理论;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收入调节,对外经济政策等。

11.文书档案管理(原名:文书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讲授文书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较为熟练地从事文书管理工作。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书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文书公务文书和文书学,文书工作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文书工作的组织和原则,文书工作者的素养等。第二部分是文书工作,包括文书的收文、发文处理程序,文书的管理和利用,专用文书的处理,文书的立卷工作等。第三部分是文书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自动化。

本课程和秘书学、应用写作、行政管理学等课程有密切联系。

 

        点此下载: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