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9:08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010)68420802
官网
http://www.cyu.edu.cn
学校地址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5号

下面内容可能包含第三方网址,请学生确认是否已经过期,请学生们注意保管好自身财产,不要网上给陌生网友转账,需要报名请到学校缴费,否则后果自负!

来源:2012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文化补习班招生招生
乘车路线:西三环北路25号(乘公交74、300、323、362、374、394、482、534、617、620、658、699、811、944、967、968路、特5、特8、特10、运通103、108、109、110、201路,万寿寺站
来源:201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生章程
学校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10-68475459。学校网址:www.***.cn
来源:201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邮政编码:100089。咨询电话:010-68425632。学校网址:www.***.cn。
来源:201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年招生章程
学校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10-68475459。学校网址:www.***.cn
来源:201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聋人特教班单考单招报名安排
乘车路线

经北京站可乘坐地铁2号线至西直门,换534路或362路至万寿寺下车;

经北京南站可直接从北京南站南广场乘坐特5路到万寿寺下车;或乘坐地铁4号线,到达动物园站换乘362、534路等公交车到达万寿寺站下车;

经北京西客站可乘坐374路直达万寿寺下车;

经首都机场可乘公主坟方向机场巴士,至“友谊宾馆”后乘出租车,或“紫竹桥”下车步行可达。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

邮编:100089

电话:(010)68475459、84637918

传真:(010)88567861

注:其他事项详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聋人特教班2015年单考单招招生简章》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本科招生办公室

2015年3月11日

来源:2014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年招生章程
学校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10-68475459。学校网址:www.***.cn http://www.***.cn

学校网址http://www.***.cn

学校简介

中央团校创建于1948年9月,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2年12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列宁团校。1985年9月,在中央团校基础上组建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起由团中央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11月,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团校改革方案》,明确学校的根本定位是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承担着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教育培养干部骨干的重要使命;明确保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牌子和招生代码,继续举办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青年工作专门人才。

学校设有教育培训、教学科研、党政服务等3类二级机构。其中,教育培训机构包括轮训部、培训中心、教务部,教学科研机构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部、青年工作思想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群众工作教研部、青年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生部、科研部,党政服务机构包括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党群工作部(纪委办公室)、总务部。

学校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团校姓党的根本原则,以团干部教育培训为主责主业,是党培养团干部和年轻干部的阵地。学校坚持用新理念、新思路、高标准办学,以团的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以政治培训为主要内容,以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培养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青年、扎实苦干的青年干部骨干,努力为新时代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和共青团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学校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入选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社会工作等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着力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突出党团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高层次青年工作专门人才。学校重视群团工作学科建设,新增青年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校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型硕士。学校是团中央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中央编译局“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共建单位,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着力推动学术科研与教育教学相促进,厚植学术科研支撑。学校是中宣部批准直管的国家级“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学校以党和政府青年工作政策和战略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聚焦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等重点研究领域,建设共青团工作高端智库。近年来,学校教师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先后出版系列高水平学术著作,持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求是》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成果,培育了“中青青年学术论坛”“中青文库”等一批影响力、传播力较强的学术品牌。学校主办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部高校学报名刊。学校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团中央分馆,数字化、智能化程度高,馆藏文献足,已建设成为国内特色鲜明的青少年研究信息资料中心。

学校承担指导和带动地方团校的职责,负责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秘书处工作。

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党和国家外交战略,承接外国政党青年干部培训任务。服务中央港澳工作大局,承担举办港澳青年骨干研修班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