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排名全国排名:-- 湖北排名: 82 宜昌排名: 20
1、学校办学场地设施。学校通过二十一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固定资产已达近600万元,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学校理论教学、实训场地完备,拥有理论教室、学生实训的车工、钳工、电工、微机、形体训练、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实习教室等共计30间,以及齐全的教学和学生生活娱乐辅助设施。拥有各类机床30余台,计算机80台,钳工实习工位近80个,电工实习工位60个,及餐饮、客房操作设备,能较好的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需要。
2、在校学生规模及专业。2000年学校招生110人,在校学生380人,三个年级10个教学班,开设有车工、钳工、机电一体化、家电维修、计算机及应用、旅游(宾馆)服务与饭店管理六个专业。
3、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建校初期,专职教师只有几个人;现有在职职工72人,离退休人员25人;有专职教师45人、兼职教师5人;教师中有本科学历的22人,大专20人、中专3人。具有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4人。
4、学校机构设立。学校根据管理职能的分工,设有党支部、校办公室、校工会、教务科、财务科、总务科、学生科、保卫科、校团委、毕业生就业安置科、办。
5、领导班子建设。学校设有专职党总支书记一人,校长一人,教学、政教、后勤副校长各一人。领导班子成员,文化结构高,事业心强,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办好学校而努力,是学校的“坚强堡垒”。
自1979年建校至今,历时二十一载。学校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弱到强,全体教职工发扬“发奋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先后开办了车工、钳工、电工、冷作、热处理、计量质检,医药化工、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及应用、钢球工艺、彩印、模具钳工、旅游服务、营销、财会等近三十个专业,为我市机电、医药、化工、商业、旅游、轻纺等系统输送毕业生6000余人;中专毕业生1500余人;大专及本科生2000余人;为各县市及市直企业培训、考核鉴定高、中级技工、技师5000余人;开办在职职工及待业青年培训班数十期计一千多人。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中心,以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的,逆境奋起,从严治校,以质量求生存,不断改革创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历年来,学校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考核、竞赛获优胜奖90余项。1984年获宜昌市机械局先进单位;1985年参加省机械厅所属技校毕业生统考获第三名;1985年全省技校整顿验收,学校以97分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从而跃居全省先进技校行列;1988年获全省技校毕业生统考第一名;1990年,我校毕业生参加全国技校车、钳工技能大赛,获车工第三名、湖北省第一名;1991年,学校教改成果受到国家机电部肯定和表彰,同年,国家教委,计委、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授予我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4年,我校车工、电工参加全省技校、职教系统毕业生技术等级考核,获全市第一名;1995年我校毕业生参加全省技校、职教系统技术等级考核,全部取得中级技术等级证书;1998年5月参加宜昌市技校系统“鲁班杯”微机技能比赛,我校学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92年我市机械系统评出10名“机械青年明星”和1994年“机械青年十杰”、1996年“机械青年十佳”中,有近半数为我校毕业生。1994年~2000年,我校连续七年被宜昌市西陵区委、区政府、云集辖区授予“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从建校以来,先后有高明康、刘汉军等五位同志获得国家部委的表彰;有55人次获得省厅、市、局级表彰、奖励;刘芳时、章俊华等十多名教师在省、市教研活动中获奖。
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学校地址
关注排名全国排名:-- 湖北排名: 82 宜昌排名: 20
1、学校办学场地设施。学校通过二十一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固定资产已达近600万元,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学校理论教学、实训场地完备,拥有理论教室、学生实训的车工、钳工、电工、微机、形体训练、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实习教室等共计30间,以及齐全的教学和学生生活娱乐辅助设施。拥有各类机床30余台,计算机80台,钳工实习工位近80个,电工实习工位60个,及餐饮、客房操作设备,能较好的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需要。
2、在校学生规模及专业。2000年学校招生110人,在校学生380人,三个年级10个教学班,开设有车工、钳工、机电一体化、家电维修、计算机及应用、旅游(宾馆)服务与饭店管理六个专业。
3、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建校初期,专职教师只有几个人;现有在职职工72人,离退休人员25人;有专职教师45人、兼职教师5人;教师中有本科学历的22人,大专20人、中专3人。具有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4人。
4、学校机构设立。学校根据管理职能的分工,设有党支部、校办公室、校工会、教务科、财务科、总务科、学生科、保卫科、校团委、毕业生就业安置科、办。
5、领导班子建设。学校设有专职党总支书记一人,校长一人,教学、政教、后勤副校长各一人。领导班子成员,文化结构高,事业心强,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办好学校而努力,是学校的“坚强堡垒”。
6、率先开展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国家近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因素,造成近两年职业学校招生就业难度加大,学校审时度势,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率先在宜昌市同类学校中开展人事制度改革。所有教职工采取竞争上岗,对无岗位职工实行待岗、轮岗,待岗、轮岗期间只发放部分工资,有力促进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职工爱岗敬业精神明显增强。 2、在校学生规模及专业。2000年学校招生110人,在校学生380人,三个年级10个教学班,开设有车工、钳工、机电一体化、家电维修、计算机及应用、旅游(宾馆)服务与饭店管理六个专业。学校成绩自1979年建校至今,历时二十一载。学校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弱到强,全体教职工发扬“发奋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先后开办了车工、钳工、电工、冷作、热处理、计量质检,医药化工、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及应用、钢球工艺、彩印、模具钳工、旅游服务、营销、财会等近三十个专业,为我市机电、医药、化工、商业、旅游、轻纺等系统输送毕业生6000余人;中专毕业生1500余人;大专及本科生2000余人;为各县市及市直企业培训、考核鉴定高、中级技工、技师5000余人;开办在职职工及待业青年培训班数十期计一千多人。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中心,以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的,逆境奋起,从严治校,以质量求生存,不断改革创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历年来,学校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考核、竞赛获优胜奖90余项。1984年获宜昌市机械局先进单位;1985年参加省机械厅所属技校毕业生统考获第三名;1985年全省技校整顿验收,学校以97分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从而跃居全省先进技校行列;1988年获全省技校毕业生统考第一名;1990年,我校毕业生参加全国技校车、钳工技能大赛,获车工第三名、湖北省第一名;1991年,学校教改成果受到国家机电部肯定和表彰,同年,国家教委,计委、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授予我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4年,我校车工、电工参加全省技校、职教系统毕业生技术等级考核,获全市第一名;1995年我校毕业生参加全省技校、职教系统技术等级考核,全部取得中级技术等级证书;1998年5月参加宜昌市技校系统“鲁班杯”微机技能比赛,我校学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92年我市机械系统评出10名“机械青年明星”和1994年“机械青年十杰”、1996年“机械青年十佳”中,有近半数为我校毕业生。1994年~2000年,我校连续七年被宜昌市西陵区委、区政府、云集辖区授予“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从建校以来,先后有高明康、刘汉军等五位同志获得国家部委的表彰;有55人次获得省厅、市、局级表彰、奖励;刘芳时、章俊华等十多名教师在省、市教研活动中获奖。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