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排名全国排名:2666 山东排名: 56 德州排名: 8
学校地址:⻬河县城城南新区⻩河⼤道(公交CX004路⻋、公交3路⻋、K906直达校⻔)
招⽣热线:0534-5399003
地址:山东省齐河县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供坚实保障
教师是学校的根本,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学校多措并举,打造了一支为人师表、乐业敬教、业务突出、拼搏实干的优秀教师队伍。一是大力实施“爱心工程”,转变教师的人才观念。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欣赏每一名学生,全方位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树立自信,让基础好一点的学生有成就感,绝不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有失落感。二是用好“三个培训”,加快教师能力提升。1、校本培训。包括青年教师教学常规培训,技能提高培训和班级管理培训。2、外出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立足于观念更新和技能提升,带着课题参加学习,培训结束必须取得“四个一”——即取得相关专业技师证书、做一场精彩报告、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一篇专业论文、在实习实训车间上一节公开课。并将教师的培训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和评职晋级挂钩。3、“请进来”。聘请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技师和能工巧匠,来校“传经送宝”。三是做好学期教材过关考试和技能达标考核。对文化课教师进行教材过关考试,专业课教师专业理论过关后,还要参加专业技能操作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评优选模,下一学期开学之初还要进行补考。四是立杆树标,开展“职教名师”评选和“课改标兵”评选。评选标准涉及教学常规、学生评教、教学成绩、教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内容,“职教名师”和“课改标兵”在职称评聘、干部选拔任用、课时补贴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享受高课时补贴和带薪休假,“职教名师”任期两年,“课改标兵”任期一年,均实行动态管理。五是出台奖励政策。积极鼓励教师超学历进修、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技能大赛和开展教科研活动。
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业教师的92%。三年来,先后有60多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骨干师资培训,2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6人被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和省级优秀教师,23人被评为德州市优秀教师和德州市教学能手。
(二)改革创新,不断探索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一直都在沿袭着普通教育的教学方式,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更忽略以人为本、学生主体、实践当头,再加上少设备,无实习,教师教无亮点,学生学无兴味,致使培养出的学生素质低、技能差,就业单位不欢迎,就业时间不长久,社会、家庭不认同,学校本身丧失了吸引力。所以,我们认为: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因素尽管千头万绪,其中的根本因素就在学校本身,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课堂,就是专业教学。
从1999年开始,我们学校广大一线教师就从教学根本上寻求改革。1999年到2003年,我们提出了“低起点教学,分层次指导,大密度训练,目标化考核”的专业教学思路。2003年到2006年,又提出了“简化文化课,深化专业课,浅化理论课,强化实践课”的“四化”改革。从2006年开始,经过反复论证,历经各专业、多名教师、多次课堂试验,我们探索出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专业教学模式。
所谓“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就是模糊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的界限,使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甚至统一。“课堂车间化”要求课堂创设车间的氛围,教师要有师傅的意识和视角,要有师傅的思维和能力,像面对工人一样来谋划教学,要以掌握理论知识为前提来组织教学,讲理论要联系实际,广泛使用实物、模型、仿真软件、图片、影像资料,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来阐述理论传授知识。即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车间课堂化”要求车间创设课堂的氛围,教师要有逻辑的思维,要结合学生这一实际来组织实践,并做到以掌握操作技能为前提来组织教学,练技能要实践联系理论,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实践联系理论,生产结合教学。
“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教学模式的本质是“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教学模式需要两大基本条件。一是实验实习室和实训基地。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陆续建成了30个实验实习室和实训车间,基本完成了设施“硬件”建设,满足了“双化”改革需要。在此基础上,依托数控、服装等设备和专业优势,成立了数控、服装等校办工厂,大胆引进企业,引进管理,引进设备和资金,引进人才,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一,创新尝试教学生产一体化,不断扩大实习实训规模,为“双化”教学创设了越来越优越的实习环境。第二个基本条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提出“口硬手更要硬”的口号,五招并举,全力打造“双师型”队伍。一是到企业岗位实践。二是师傅传、帮、带。三是外派参加省级和国家级骨干专业教师培训。四是强化技能。五是技能竞赛引导。
2011年10月,《“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专业教学模式的应用》顺利结题。学生实践技能合格率连续三年达到98%以上。在2010年、2011年德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中职组团体冠军,并连续两次获得13个项目的9项冠军。在山东省技能大赛中,也取得良好成绩。
(三)强化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突出素质教育。把“黄金素质,钢铁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把德育教育纳入第一课堂,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礼仪、法制教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让德育渗透到全程教育中去;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做人52条》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建各种文艺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建各种专业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将所有实验实习室和实训基地,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修双专业、多专业,90%以上的毕业生拥有2-3个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成功探索出“德育学分制”学生评价模式。“德育学分”由素质学分和学业学分两部分组成,素质学分包括爱护公物、文明礼貌、纪律考勤、健康消费、集体活动等,学业学分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比赛成绩等,不以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以学分评定学生。学分是学生评优、毕业鉴定、就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三是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学生都有一名任课教师担任导师。导师在认真完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全面负责该组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等方面的教育,随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育人服务。这一德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励志信”、“我们有话对你说”等书信形式进行激励成功教育,学生每天预备铃后三次朗诵“励志信”,写出阅读心得;并反思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完成成长记录。导师每天都要批阅成长记录,和学生进行书面交流。导师还要定期不定期地和学生进行面谈,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2010年9月我校被评为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德州市精神文明单位。
(四)突出就业保障,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瓶颈
我们始终把就业安置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来抓,创新思维,多措并举,完善机制,加强服务,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使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一是就业承诺。学校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就业承诺书,负责将毕业生安置到企事业单位就业,对就业情况不满意的,可多次安置,直至满意为止。对学习基础好又有升学愿望的学生,毕业时可参加对口高考,截至目前,已有2000多名职教学生升入对口高职院校,高职本科升学人数占到全市的一半以上。对考试仍不能升入高校的学生,继续负责推荐安置就业。二是订单教育。加强与用工企业的联系,制定严格的企业选择标准,对企业全面摸底调查,签订长期用工协议,建立稳定畅通的就业渠道。三是就业指导。将就业与创业教育全程纳入课程体系,选配就业指导教师,采取辩论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模拟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教育,并定期邀请大型企业人力资源专门人士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形势,把握就业趋势。四是跟踪服务。实行免费跟踪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劳动保障维权服务、职业指导服务,定期回访,及时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建立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让学生、家长和企业三方满意。五是在境外就业和留学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良好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学校服装、电子、焊接等专业先后有60余名毕业生到国外就业,3年纯收入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有20多名同学赴韩国留学。学校被省商务厅确立为外派劳务培训基地。
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齐河县技工学校)学校地址
关注排名全国排名:2666 山东排名: 56 德州排名: 8
学校地址:⻬河县城城南新区⻩河⼤道(公交CX004路⻋、公交3路⻋、K906直达校⻔)
招⽣热线:0534-5399003
地址:山东省齐河县
办学特点(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供坚实保障
教师是学校的根本,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学校多措并举,打造了一支为人师表、乐业敬教、业务突出、拼搏实干的优秀教师队伍。一是大力实施“爱心工程”,转变教师的人才观念。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欣赏每一名学生,全方位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树立自信,让基础好一点的学生有成就感,绝不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有失落感。二是用好“三个培训”,加快教师能力提升。1、校本培训。包括青年教师教学常规培训,技能提高培训和班级管理培训。2、外出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立足于观念更新和技能提升,带着课题参加学习,培训结束必须取得“四个一”——即取得相关专业技师证书、做一场精彩报告、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一篇专业论文、在实习实训车间上一节公开课。并将教师的培训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和评职晋级挂钩。3、“请进来”。聘请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技师和能工巧匠,来校“传经送宝”。三是做好学期教材过关考试和技能达标考核。对文化课教师进行教材过关考试,专业课教师专业理论过关后,还要参加专业技能操作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评优选模,下一学期开学之初还要进行补考。四是立杆树标,开展“职教名师”评选和“课改标兵”评选。评选标准涉及教学常规、学生评教、教学成绩、教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内容,“职教名师”和“课改标兵”在职称评聘、干部选拔任用、课时补贴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享受高课时补贴和带薪休假,“职教名师”任期两年,“课改标兵”任期一年,均实行动态管理。五是出台奖励政策。积极鼓励教师超学历进修、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技能大赛和开展教科研活动。
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业教师的92%。三年来,先后有60多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骨干师资培训,2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6人被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和省级优秀教师,23人被评为德州市优秀教师和德州市教学能手。
(二)改革创新,不断探索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一直都在沿袭着普通教育的教学方式,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更忽略以人为本、学生主体、实践当头,再加上少设备,无实习,教师教无亮点,学生学无兴味,致使培养出的学生素质低、技能差,就业单位不欢迎,就业时间不长久,社会、家庭不认同,学校本身丧失了吸引力。所以,我们认为: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因素尽管千头万绪,其中的根本因素就在学校本身,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课堂,就是专业教学。
从1999年开始,我们学校广大一线教师就从教学根本上寻求改革。1999年到2003年,我们提出了“低起点教学,分层次指导,大密度训练,目标化考核”的专业教学思路。2003年到2006年,又提出了“简化文化课,深化专业课,浅化理论课,强化实践课”的“四化”改革。从2006年开始,经过反复论证,历经各专业、多名教师、多次课堂试验,我们探索出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专业教学模式。
所谓“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就是模糊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的界限,使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甚至统一。“课堂车间化”要求课堂创设车间的氛围,教师要有师傅的意识和视角,要有师傅的思维和能力,像面对工人一样来谋划教学,要以掌握理论知识为前提来组织教学,讲理论要联系实际,广泛使用实物、模型、仿真软件、图片、影像资料,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来阐述理论传授知识。即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车间课堂化”要求车间创设课堂的氛围,教师要有逻辑的思维,要结合学生这一实际来组织实践,并做到以掌握操作技能为前提来组织教学,练技能要实践联系理论,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实践联系理论,生产结合教学。
“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教学模式的本质是“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教学模式需要两大基本条件。一是实验实习室和实训基地。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陆续建成了30个实验实习室和实训车间,基本完成了设施“硬件”建设,满足了“双化”改革需要。在此基础上,依托数控、服装等设备和专业优势,成立了数控、服装等校办工厂,大胆引进企业,引进管理,引进设备和资金,引进人才,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一,创新尝试教学生产一体化,不断扩大实习实训规模,为“双化”教学创设了越来越优越的实习环境。第二个基本条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提出“口硬手更要硬”的口号,五招并举,全力打造“双师型”队伍。一是到企业岗位实践。二是师傅传、帮、带。三是外派参加省级和国家级骨干专业教师培训。四是强化技能。五是技能竞赛引导。
2011年10月,《“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专业教学模式的应用》顺利结题。学生实践技能合格率连续三年达到98%以上。在2010年、2011年德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中职组团体冠军,并连续两次获得13个项目的9项冠军。在山东省技能大赛中,也取得良好成绩。
(三)强化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突出素质教育。把“黄金素质,钢铁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把德育教育纳入第一课堂,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礼仪、法制教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让德育渗透到全程教育中去;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做人52条》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建各种文艺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建各种专业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将所有实验实习室和实训基地,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修双专业、多专业,90%以上的毕业生拥有2-3个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成功探索出“德育学分制”学生评价模式。“德育学分”由素质学分和学业学分两部分组成,素质学分包括爱护公物、文明礼貌、纪律考勤、健康消费、集体活动等,学业学分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比赛成绩等,不以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以学分评定学生。学分是学生评优、毕业鉴定、就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三是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学生都有一名任课教师担任导师。导师在认真完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全面负责该组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等方面的教育,随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育人服务。这一德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励志信”、“我们有话对你说”等书信形式进行激励成功教育,学生每天预备铃后三次朗诵“励志信”,写出阅读心得;并反思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完成成长记录。导师每天都要批阅成长记录,和学生进行书面交流。导师还要定期不定期地和学生进行面谈,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2010年9月我校被评为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德州市精神文明单位。
(四)突出就业保障,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瓶颈
我们始终把就业安置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来抓,创新思维,多措并举,完善机制,加强服务,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使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一是就业承诺。学校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就业承诺书,负责将毕业生安置到企事业单位就业,对就业情况不满意的,可多次安置,直至满意为止。对学习基础好又有升学愿望的学生,毕业时可参加对口高考,截至目前,已有2000多名职教学生升入对口高职院校,高职本科升学人数占到全市的一半以上。对考试仍不能升入高校的学生,继续负责推荐安置就业。二是订单教育。加强与用工企业的联系,制定严格的企业选择标准,对企业全面摸底调查,签订长期用工协议,建立稳定畅通的就业渠道。三是就业指导。将就业与创业教育全程纳入课程体系,选配就业指导教师,采取辩论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模拟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教育,并定期邀请大型企业人力资源专门人士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形势,把握就业趋势。四是跟踪服务。实行免费跟踪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劳动保障维权服务、职业指导服务,定期回访,及时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建立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让学生、家长和企业三方满意。五是在境外就业和留学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良好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学校服装、电子、焊接等专业先后有60余名毕业生到国外就业,3年纯收入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有20多名同学赴韩国留学。学校被省商务厅确立为外派劳务培训基地。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