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2015年1月,学校被确定为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优良,学术氛围浓郁。设有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研究生会、大学生艺术团、青年志愿者服务社等各级学生群众组织,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文化、娱乐等活动,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校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已初具特色,大学生作品在全国、全省“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屡获佳绩;学校经常开展演讲、征文、辩论、书画、摄影、球类等竞赛活动,以及瓯越大讲堂、文艺晚会、音乐会、歌手大赛、英语角、名医故事会等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深受学生欢迎,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宿舍
人数
--
洗衣机
空调
食堂
个数
食物品种
人均
普通本科各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按学年预收,各学年末进行核算,预收标准5300-6900元/学年•人不等。住宿费按实际住宿条件收取,高1600元/学年•人。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等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护理、公共管理、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和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位列ESI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74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材料科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2%。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疾病)、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7个B类一流学科,10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百姓满意为宗旨,着力培养有情怀有自信、能做事能创新的优秀医学人才。学校现有27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有在校本专科生13328人(全日制,不含独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研究生4966人(含博士研究生307人),学历教育留学生890余人。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教育、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临床医学类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一直位居全国前10%。据省教育评估院新数据,我校2015届(毕业后3年)毕业生就业整体竞争力居省重点建设高校第一;2017届(毕业后一年)本专科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总排名在省重点建设高校中位列第二。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0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00余人。学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53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5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79人,博士学位1095人。
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获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5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5项,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教师获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等荣誉。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后与31个国家(地区)140多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20余所世界百强大学,在学生海外交流和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现有中美眼视光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美护理学本科教育项目、中瑞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泰护理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中韩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2个被列为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与世界百强名校阿尔伯塔大学合作举办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高的项目。与波兰卢布林医科大学合作举办我国首个临床医学教育境外办学项目,与泰国东方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作成立海外孔子学院。入选“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900亩。图书馆馆藏文献约209万册。学校主办、编辑出版5种学术期刊、1种学术报刊,其中学术杂志《EyeandVision》进入SCIE学术期刊,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在浙江省设有23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进入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排行榜综合百强,附属眼视光医院眼科学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二,科技产出指标首次位列全国第一。
学校秉持“仁肃勤朴、求是奋发”的校训,坚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学科引领和带动全面发展,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办学水平,以医疗和产学研一体化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了一条地方高等院校的强校之路。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进入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全国百强(第99位)。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医学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住宿条件
来源:2019年温州医科大学招生考生问答
你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怎么样?
答: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2015年1月,学校被确定为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优良,学术氛围浓郁。设有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研究生会、大学生艺术团、青年志愿者服务社等各级学生群众组织,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文化、娱乐等活动,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校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已初具特色,大学生作品在全国、全省“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屡获佳绩;学校经常开展演讲、征文、辩论、书画、摄影、球类等竞赛活动,以及瓯越大讲堂、文艺晚会、音乐会、歌手大赛、英语角、名医故事会等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深受学生欢迎,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来源:2017年温州医科大学考生问答
你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怎么样?
答: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2015年1月,学校被确定为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优良,学术氛围浓郁。设有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研究生会、大学生艺术团、青年志愿者服务社等各级学生群众组织,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文化、娱乐等活动,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校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已初具特色,大学生作品在全国、全省“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屡获佳绩;学校经常开展演讲、征文、辩论、书画、摄影、球类等竞赛活动,以及瓯越大讲堂、文艺晚会、音乐会、歌手大赛、英语角、名医故事会等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深受学生欢迎,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宿舍
人数
--
洗衣机
--
空调
--
食堂
个数
--
食物品种
--
人均
--
普通本科各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按学年预收,各学年末进行核算,预收标准5300-6900元/学年•人不等。住宿费按实际住宿条件收取,高1600元/学年•人。
学校简介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等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护理、公共管理、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和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位列ESI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74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材料科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2%。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疾病)、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7个B类一流学科,10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百姓满意为宗旨,着力培养有情怀有自信、能做事能创新的优秀医学人才。学校现有27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有在校本专科生13328人(全日制,不含独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研究生4966人(含博士研究生307人),学历教育留学生890余人。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教育、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临床医学类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一直位居全国前10%。据省教育评估院新数据,我校2015届(毕业后3年)毕业生就业整体竞争力居省重点建设高校第一;2017届(毕业后一年)本专科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总排名在省重点建设高校中位列第二。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0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00余人。学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53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5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79人,博士学位1095人。
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获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5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5项,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教师获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等荣誉。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后与31个国家(地区)140多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20余所世界百强大学,在学生海外交流和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现有中美眼视光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美护理学本科教育项目、中瑞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泰护理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中韩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2个被列为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与世界百强名校阿尔伯塔大学合作举办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高的项目。与波兰卢布林医科大学合作举办我国首个临床医学教育境外办学项目,与泰国东方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作成立海外孔子学院。入选“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900亩。图书馆馆藏文献约209万册。学校主办、编辑出版5种学术期刊、1种学术报刊,其中学术杂志《EyeandVision》进入SCIE学术期刊,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在浙江省设有23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进入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排行榜综合百强,附属眼视光医院眼科学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二,科技产出指标首次位列全国第一。
学校秉持“仁肃勤朴、求是奋发”的校训,坚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学科引领和带动全面发展,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办学水平,以医疗和产学研一体化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了一条地方高等院校的强校之路。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进入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全国百强(第99位)。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医学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