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排名全国排名:-- 广东排名: 68 东莞排名: 10
宿舍
人数
--
洗衣机
空调
食堂
个数
食物品种
人均
学校坚持“德技双高”的办学理念,实践“严而有爱、严而有序、严而有度、严而有方”的行为规范化管理方略,制定了严格、完善、合理、有效的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提出并实施“建立台帐、专题研讨、爱心补救、结对帮扶”的育人工程,对“暂时后进生”做到“不舍弃、不放弃”,开展丰富多彩的超市模式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说出你心中的故事”、“我与新莞人共成长”等品牌活动,推出了一批爱学生胜过爱子女的“靓妈妈班主任”。
“说出你心中的故事”系列访谈节目是学校全新的教育形式,通过学生自己的视角讲述他们经历的故事,以此来启发和教育学生。2008年至今已经先后开展了“我人生第一次就业的故事”、“我感激的人的故事”、“我创业就业的故事”、“我们的体育艺术节”、“爱校爱班爱师爱友”、“十八岁的故事”、“我们的专业技能竞赛”等,嘉宾主要是学校的学生,同时还有老师和企业的领导。一次次访谈,没有老师的说教,只有学生的心声,他们经历着内心深处的启迪和教育,活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在1996年就提出了德育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全纳式德育”。从校长到普通老师,从宿舍管理员到门卫保安都是德育工作者。从早读到晚修,从平时上课到假期跟踪,每时每刻都是教育时间。从思想动态到行为习惯,一举一动都是教育范围。
由于入校没有门槛,每年都会进来一批后进生。为了教育好暂时后进生,学校提出并实施“建立台帐、专题研讨、爱心补救、结对帮扶”的育人工程,努力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不拒绝一个差生,不歧视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差生。每个学期初,每个科任老师都会主动去结对帮扶1—2名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制订可操作的爱心补救方案,进行长期跟踪。
暂时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学校相信学生天赋其才,各有所长,“东边不亮西边亮,总有一项是强项”,提出了“超市模式第二课堂”(教育部立项课题)的概念。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现学生的特长,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从交谊舞到健美韵律操,从点钞到炒股技巧,从FLASH制作到学校网站新闻采编……六十多个精心设置的“第二课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学生进行自我锻炼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这个素质教育大超市的模式,在整个东莞乃至全省范围内都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省内知名媒体纷纷报道。
办学十六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先进集体、广东省首批“书香校园”,广东省首批“绿色学校”,广东省首批“生本教育”实验学校,东莞市首批语言文字示范校,东莞市文明单位,东莞市文化建设标兵学校,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东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一等奖。
学校已成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养中心的德育教育示范基地,接待来自海南、青海、江西、陕西、湖南和本省一批批兄弟学校来参观交流。《中国教育报》、《德育报》、《广州日报》等报刊曾专题报道学校德育工作所取得的出色成效。原国家教育部德育处的王扬南处长来学校视察工作时曾指出:“长安职中的德育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可以作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的一个引领。”
“车间进校”、“企业课堂”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在2009年7月全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东莞的企业课堂和车间进校模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发展壮大中职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2009年10月29日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指出:“东莞‘企业课堂’、‘车间进校’等模式已成为各地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继2009年第20期《人民教育》专题报道后,2009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大篇幅深度报道了学校的校企合作经验,文章认为:“东莞长安职业高中探索实践‘企业课堂’和‘车间进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做法堪称经典的案例。”
东莞长安职业高级中学住宿条件
关注排名全国排名:-- 广东排名: 68 东莞排名: 10
宿舍
人数
--
洗衣机
--
空调
--
食堂
个数
--
食物品种
--
人均
--
学校坚持“德技双高”的办学理念,实践“严而有爱、严而有序、严而有度、严而有方”的行为规范化管理方略,制定了严格、完善、合理、有效的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提出并实施“建立台帐、专题研讨、爱心补救、结对帮扶”的育人工程,对“暂时后进生”做到“不舍弃、不放弃”,开展丰富多彩的超市模式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说出你心中的故事”、“我与新莞人共成长”等品牌活动,推出了一批爱学生胜过爱子女的“靓妈妈班主任”。
“说出你心中的故事”系列访谈节目是学校全新的教育形式,通过学生自己的视角讲述他们经历的故事,以此来启发和教育学生。2008年至今已经先后开展了“我人生第一次就业的故事”、“我感激的人的故事”、“我创业就业的故事”、“我们的体育艺术节”、“爱校爱班爱师爱友”、“十八岁的故事”、“我们的专业技能竞赛”等,嘉宾主要是学校的学生,同时还有老师和企业的领导。一次次访谈,没有老师的说教,只有学生的心声,他们经历着内心深处的启迪和教育,活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在1996年就提出了德育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全纳式德育”。从校长到普通老师,从宿舍管理员到门卫保安都是德育工作者。从早读到晚修,从平时上课到假期跟踪,每时每刻都是教育时间。从思想动态到行为习惯,一举一动都是教育范围。
由于入校没有门槛,每年都会进来一批后进生。为了教育好暂时后进生,学校提出并实施“建立台帐、专题研讨、爱心补救、结对帮扶”的育人工程,努力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不拒绝一个差生,不歧视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差生。每个学期初,每个科任老师都会主动去结对帮扶1—2名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制订可操作的爱心补救方案,进行长期跟踪。
暂时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学校相信学生天赋其才,各有所长,“东边不亮西边亮,总有一项是强项”,提出了“超市模式第二课堂”(教育部立项课题)的概念。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现学生的特长,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从交谊舞到健美韵律操,从点钞到炒股技巧,从FLASH制作到学校网站新闻采编……六十多个精心设置的“第二课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学生进行自我锻炼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这个素质教育大超市的模式,在整个东莞乃至全省范围内都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省内知名媒体纷纷报道。
办学成果办学十六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先进集体、广东省首批“书香校园”,广东省首批“绿色学校”,广东省首批“生本教育”实验学校,东莞市首批语言文字示范校,东莞市文明单位,东莞市文化建设标兵学校,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东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一等奖。
学校已成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养中心的德育教育示范基地,接待来自海南、青海、江西、陕西、湖南和本省一批批兄弟学校来参观交流。《中国教育报》、《德育报》、《广州日报》等报刊曾专题报道学校德育工作所取得的出色成效。原国家教育部德育处的王扬南处长来学校视察工作时曾指出:“长安职中的德育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可以作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的一个引领。”
“车间进校”、“企业课堂”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在2009年7月全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东莞的企业课堂和车间进校模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发展壮大中职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2009年10月29日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指出:“东莞‘企业课堂’、‘车间进校’等模式已成为各地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继2009年第20期《人民教育》专题报道后,2009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大篇幅深度报道了学校的校企合作经验,文章认为:“东莞长安职业高中探索实践‘企业课堂’和‘车间进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做法堪称经典的案例。”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