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7:39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湖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0718-3228011,0718-3223089,07183228011
官网
qqje.com
学校地址
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宿舍

人数

--

洗衣机

--

空调

--

食堂

个数

--

食物品种

--

人均

--

雨露计划补贴。每生每学年可享受1500元,扶贫部门对就读我校且符合雨露计划补助对象的贫困家庭一、二年级学生给予补贴,补贴资金将通过“一卡通”直补到户。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学年可享受1500元助学金。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农村户籍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非涉农专业非农户籍及连片特困地区以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该类人数的15%评定享受。学校简介

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融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学校成立于1999年8月,由原职教中心和原中专合并而成。学校既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用人才的综合性学校,是州级文明单位。在县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校长陈登新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工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宗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现有校园建筑面积总计32031.28平方米,教室4582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3865平方米,学生宿舍4586.5平方米,行政后勤服务用房2087.64平方米,新建起了培训大楼一栋,面积为1500平方米,另有专用微机室2间,微机100台,图书4万册,有多功能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电工电子模拟实验室、图书室和400米环行跑道、1个足球场、4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县中等职校的发展,县委书记王金维,县长庞红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德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向东及恩施州教育局长冉隆映等领导多次到学校了解师生的情况、检查指导工作。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为118人。其中,35岁以下49人,36-50岁56人,50岁以上12人。高级教师13人,中级教师57人。专任教师100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89人。文化基础课教师58人,专业课教师42人(电工11人,电子11人,计算机5人,农学15人)。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开设了机电、电子、农学、文秘、计算机、小学教育、畜牧等骨干专业。现有在校学生2386人,30个教学班。

学校于2002年11月被评为“湖北省512工程合格学校”,2005年10月被省科技厅确定为“湖北省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2006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获州教育局“教学质量奖”,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州教育局“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奖”,连续四年被县教育督导室、县教育局表彰为“教育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学校创造了连续六年无重大安全事故的纪录,多次被表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安全文明校园”,2006年再次被县综治委、州综治委表彰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学校被县委表彰为“县直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党总支被县委表彰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并分别被州委、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校长、党总支书记陈登新于2005年11月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事部等七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并完善资助贫困生的长效机制。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模式,构建公正、客观、合理、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学校紧紧围绕我县“工业富县、科教兴县”的战略目标,结合我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面向兴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建设机电、电子、农学等精品专业。已累计为高等职业院校和工厂、企业等输送近2000名毕业生,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近千人,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本位,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合理引导,升学与就业并重。

县中等职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注重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制作活动,使学生在文、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县中等职校把学生就业安置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开展技能专项培训,注重理工操作、普通话、英语口语、应用写作、计算机操作、公关礼仪等能力的培训,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术、有门路。同时,学校特成立了就业培训部,与沿海地区之间建起了就信息网络,仅2007年以来,就有216名同学由学校安置到上海、深圳、南京、苏州、昆山等地就业。

学校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县“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学生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各类培训,办强骨干专业,力争早日跨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校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