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8:40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0871—65225944
官网
http://www.ynsx.com.cn/
学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茨坝镇兰黑路13号
招生专业

类别专业名称
地质类(专)

岩土工程技术

测绘地理信息类(专)

工程测量技术

电力技术类(专)

供用电技术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建筑设备类(专)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建设工程管理类(专)

工程造价

建设工程监理

市政工程类(专)

市政工程技术

水文水资源类(专)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专)

水利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机电排灌工程技术

水务管理

水利水电设备类(专)

水电站运行与管理

自动化类(专)

电气自动化技术

道路运输类(专)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学校简介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是201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云南省教育厅(2018年10月前隶属于云南省水利厅),2016年9月开始招收专科层次学生。

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成立于1956年,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毕业生。2016年10月,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整体并入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

五年制大专的特点?

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属指令性计划,带招生指标。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并有报到证(与派遣证类似),可以参加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录用考试。

勤工助学: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每人每月不低于450元。四、应征入伍奖励资助

从2011年开始,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在校生实施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对退役复学的学生实施学费资助。

从我校所在地应征入伍的学生,除享受国家、省以及各级各类奖励与资助外,学校还次性奖励在校入伍生3000元;应届毕业生入伍生5000元;退役复学的学生免在校期间的住宿费。

“大唐班奖学金:一等奖学金3000元/学期;二=等奖学金1500元/学期;三等奖学金1000元/学期。

具体评选及奖励办法,以当年国家、云南省政府有关的政策为准。

办学成果

近年来水利水电等基建行业的大投入、快发展,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和迫切,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签约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学校2019届、2020届大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人均可选择专业对口岗位达4个以上,创学校就业工作历史新高,省内各大主流媒体均对此争相作出报道。

录取规则

1.招生录取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招生政策,落实“阳光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2.按平行志愿原则投档,根据分数由高到低依次录取,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服从专业调剂者,根据考生分数高低调剂到招生计划未录满的专业。

3.同一投档批次中,充分尊重考生专业志愿,各专业志愿间无分数级差。若平行志愿初次投档未录满时,会进行征集志愿,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我院将及时录取,并将录取结果尽快通知考生。

4.优惠政策的执行

(1)我院认可云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家政策的加分。

(2)面向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和保送生招生等的优惠政策和录取原则,按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已公布的相关政策和合格考生公示信息执行。

(3)同一考生如可享受我院多项优惠政策,取其高考文化成绩优惠一项。

5.新生入校三个月内必须进行体检复查。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补充规定执行。

6.应征入伍的考生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保留学籍手续。

2021年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五年制高职招生简介

一、学院简介: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以培养水利水电建设、运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建设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也是全省唯一一所水利水电类高职学校。学校现有富民和蓝龙潭两个校区,下设水利、电力、土木、管理、人工智能5个二级学院。学校办学历史深厚。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云南省昆明水利学校,1979年更名为云南省水利学校,1984年更名为云南省水利水电学

2017年云南省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招生规定

根据教育部对中职招生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将2017年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五年制高职院校招生规定公布如下。报考条件(一)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考: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和社会人员;3.身体健康,达到教育部制定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体格检查标准》;4.本人户口和父(或母)亲常住户口在我省;外来我省长期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复退军人、下岗职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