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汽车服务工程
机电学院(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是北京联合大学的一所特色鲜明的行业型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化标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师为崇高使命,培养了一大批高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行业、企业所急缺的“易沟通、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办学历史肇始于清末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前身是1978年在北京工业学校旧址成立的北京工业大学第一分校。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工业工程与物流系、检测与质量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系、工程基础教学部和金工实习中心六个教学单位。
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属指令性计划,带招生指标。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并有报到证(与派遣证类似),可以参加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录用考试。
坚持学生兴趣驱动,坚持教师科研带动,学生科技活动屡创佳绩。近年来,本科学生科研获国家级立项5个,市级立项53项(不含国家级);1名学生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大学生科技活动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工业工程案例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首都物流设计大赛、首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大学物理竞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奖项2个,华北赛区三等奖2个,省部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2个,20%的在校学生具有参加各种科技活动竞赛的经历,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面向大北京地区高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实施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坚持“企业全程介入”和“学生兴趣主导”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追求卓越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工程师。学生就业一次签约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对口率保持在90%以上。
密切行业企业联系,深度发展产学合作。学院现为中关村未来制造业产业技术国际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北京机电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会员单位。借助学院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扩大学院和行业企业相互间在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中的话语权,坚持“专业定向培养”,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学院现有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校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校级校内实践教学中心1个。
倡导学生兴趣主导,探索实践学专融合。坚持“注重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以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为抓手,加强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夯实“学专融合”的学风建设平台,着力实施“学专融合”六项计划。坚持全员育人,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育人功能和学生工作在学生专业学习上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工作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合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兴趣潜能,提升育人质量。
以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扩大国际交流。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逐步加快,具有学科特色的式、国际化的教育教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选派优秀教师赴美国等工程教育发达国家学习进修,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研修背景的老师比例不断提高。选派优秀学生到美国、英国、韩国、印度、以色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9所国际联盟校交流学习。学生可以申请参加“4+1”、“3+2”等合作办学项目,获得境外高校硕士学位。
机械工程学科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学院以机械工程为主要学科发展方向,2013年成功获批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制造业信息化”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汽车服务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业工程专业为校级骨干专业和优势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专业为校级骨干专业。
实施“聚核工程”和“三个北京”系列品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以“知北京、爱北京、荣北京”品牌教育活动为统领,以弘扬北京精神为主题,与街道社区加强合作共建,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鸟巢冰雪季、春运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多次被中国青年报、中国网、人民网、团市委、青春朝阳、北京电视台、北广传媒等媒体广泛深入报道,影响力不断扩展;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和“红色1+1”支部共建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成长成才。近三年,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人,先进工作者1人,优秀团队2支,优秀成果1项;获校级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次,优秀成果11项,优秀团队22支,先进个人37人,优秀指导教师17人次;“红色1+1”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市三等奖。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五年制大专
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汽车服务工程
学校简介机电学院(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是北京联合大学的一所特色鲜明的行业型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化标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师为崇高使命,培养了一大批高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行业、企业所急缺的“易沟通、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办学历史肇始于清末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前身是1978年在北京工业学校旧址成立的北京工业大学第一分校。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工业工程与物流系、检测与质量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系、工程基础教学部和金工实习中心六个教学单位。
五年制大专的特点?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属指令性计划,带招生指标。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并有报到证(与派遣证类似),可以参加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录用考试。
办学成果坚持学生兴趣驱动,坚持教师科研带动,学生科技活动屡创佳绩。近年来,本科学生科研获国家级立项5个,市级立项53项(不含国家级);1名学生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大学生科技活动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工业工程案例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首都物流设计大赛、首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大学物理竞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奖项2个,华北赛区三等奖2个,省部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2个,20%的在校学生具有参加各种科技活动竞赛的经历,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人才培养面向大北京地区高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实施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坚持“企业全程介入”和“学生兴趣主导”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追求卓越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工程师。学生就业一次签约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对口率保持在90%以上。
密切行业企业联系,深度发展产学合作。学院现为中关村未来制造业产业技术国际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北京机电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会员单位。借助学院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扩大学院和行业企业相互间在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中的话语权,坚持“专业定向培养”,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学院现有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校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校级校内实践教学中心1个。
倡导学生兴趣主导,探索实践学专融合。坚持“注重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以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为抓手,加强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夯实“学专融合”的学风建设平台,着力实施“学专融合”六项计划。坚持全员育人,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育人功能和学生工作在学生专业学习上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工作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合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兴趣潜能,提升育人质量。
发展道路以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扩大国际交流。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逐步加快,具有学科特色的式、国际化的教育教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选派优秀教师赴美国等工程教育发达国家学习进修,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研修背景的老师比例不断提高。选派优秀学生到美国、英国、韩国、印度、以色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9所国际联盟校交流学习。学生可以申请参加“4+1”、“3+2”等合作办学项目,获得境外高校硕士学位。
学科专业机械工程学科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学院以机械工程为主要学科发展方向,2013年成功获批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制造业信息化”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汽车服务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业工程专业为校级骨干专业和优势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专业为校级骨干专业。
志愿服务实施“聚核工程”和“三个北京”系列品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以“知北京、爱北京、荣北京”品牌教育活动为统领,以弘扬北京精神为主题,与街道社区加强合作共建,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鸟巢冰雪季、春运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多次被中国青年报、中国网、人民网、团市委、青春朝阳、北京电视台、北广传媒等媒体广泛深入报道,影响力不断扩展;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和“红色1+1”支部共建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成长成才。近三年,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人,先进工作者1人,优秀团队2支,优秀成果1项;获校级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次,优秀成果11项,优秀团队22支,先进个人37人,优秀指导教师17人次;“红色1+1”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市三等奖。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