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中国创办早的一所聋人学校,已有130年的历史。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887年,创始人是美国传教士米尔斯夫妇。
米尔斯夫人:
学校初建之时,校址在山东登州,校名为“登州启喑学馆”。学校开办之初,困难重重,对聋孩子的歧视和偏见,对聋教育的不理解,使得人们不愿意将孩子送到学校。经过米尔斯夫妇的劝说,并且以提供衣食为条件,终才陆续招到了7名,教师只有米尔斯夫人和一名华人教师李先生,经费自筹,不足部分由米尔斯先生的教会资助。
登州启喑学馆:
1895年,在学馆工作逐渐走向顺利之时,米尔斯先生因心力衰竭去世。因缺乏资金的支持及生活所需,米尔斯夫人不得已关闭了学校,走上传教之路。在传教过程中,米尔斯夫人对聋孩子的热爱之情一直不曾停息过。她始终没有忘记中国的聋孩子,在给朋友的信中,她写到:“每当碰到一个聪明伶俐的聋儿,看到他们的嘴被紧紧地锁住——他们的心灵得不到丝毫阳光时,我就恨不能抛下所有的一切对他说‘我想帮助你!’”
米尔斯先生:
带着对中国聋孩子的挚爱之心,经过多方奔走,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聋人学校的资助下,米尔斯夫人决定重新开办学校。考虑到登州不具备建造一所较大规模学校的条件,米尔斯夫人决定将学馆搬迁到芝罘。因为当时的芝罘不仅是一个新开埠的通商口岸,交通便利,而且又是地方传教组织的中心,对学馆的长久发展极为有利。1898年2月1日,米尔斯夫人告别登州的朋友,动身来到了芝罘,租烟台通伸旅馆为校舍,改校名为“烟台启喑学馆”,又称“查尔斯·罗杰斯·米尔斯纪念学校”。
1898年2月,启喑学馆由登州迁到烟台.在通伸旅馆旧址,男生们学习编发带。
因为小旅馆的租期仅有两年的时间,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1899年,米尔斯夫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在东山海滨(今海军航空大学校址)买地兴建新校,改校名为“烟台启喑学堂”。
1907年前,学校主要招收男生,随着女聋孩子要求入校读书的呼声越来越大,米尔斯夫人决定兴建女校。1907年,米尔斯夫人的外甥女卡特小姐在她的感召下,来烟协办女校,聋女孩第一次走进了校门。女校成立后,学校又在女学房里添设一所幼稚院,专教幼小的聋哑生,看嘴学话,指图识字。总校名为“烟台启喑学校”。学校规范了办学章程和管理制度,开设了《看嘴说话》、《浅白算法》《修身》《工艺》等23门课程。
因为当时中国聋孩子非常多,但是开办的学校仅有烟台一所,为了在全国推广聋教育工作,使更多的聋孩子能够接受教育,米尔斯夫人又开设了烟台启喑学校师范班,培训从事聋教育的教师。到1937年,全国乃至国外先后有44名听力正常的教师,包括北京聋校的杜文昌、香港的李绿华、四川的罗蜀芳、朝鲜平壤的衣先生等在校接受了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培训。经过培训后,这些人中约有一半的人从事了聋教育,并在中国不同地区分别建起了11所聋校,包括北平聋哑学校、福建古田聋哑学校、上海傅兰雅聋哑学校、天津聋哑学校、上海聋哑学校、四川成都聋哑学校、南通州聋哑学校、南京聋哑学校和香港真铎启喑学校等。1923年,70高龄的米尔斯夫人退休后,卡特小姐继任校长。
因为战乱影响,1941年6月,卡特小姐回到了美国,由华人栾雪琴任校长。1942年3月,侵烟日军接管了启喑学校,改校名为“烟台市立启喑学校”,学校几经摧残,日趋衰落。1947年秋,国民党来烟,学校屡遭抢劫和破坏,学生减少,经费无望,到1948年春,学校只得把连饭也吃不上的20余名学生遣散回家。1948年,烟台二次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调整充实了学校的干部教师,于10月20日复学,改校名为“烟台市聋哑小学”。学校有学生40余人,并附设了东山普通小学。自此,烟台启喑学校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走上了正常的教学之路。
1952年,学校迁址芝罘区静安路34号,增收盲生班,将校名定名为“烟台市盲哑学校”。
1987年,学校100周年之际,改校名为“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烟台市盲人学校。”
时至2013年4月8日,为了适应特殊教育形势的要求,促进学校办学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经学校研究,上级部门批准,更名为“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
完整内容请看: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
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历史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