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特点
高年级开设二个专业方向课:
A、经贸方向--本专业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及外贸的基本理论、日本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熟悉外贸基本理念、程序、操作原理,熟悉日本国情,终具备从事经贸翻译、管理、教学、研究、实务的基础潜力、业务水平及素质。
、日本文化方向--本专业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及文化探讨的基本理论,广泛地学习日本文学、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熟悉日本文化,熟悉日本国情,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对日本人、日本社会、日本传统文化及行为方式较为深层的理解,终成为通用型人才,具备从事各类与日本相关的工作的基础潜力、业务水平及素质。
师资情况
日语专业共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4人,助教1人(博士6人,硕士14人)。兼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
办学特点
立足应用型教育,重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并采用外语+的方式,结合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社会需求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集中了大量日企,仅上海一地常驻日本人就超过10万人。日企之间构成的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延伸,“日企园区”、“日本人社区”也逐步形成。据统计,上海每年日语相关人才需求量为4~6万人,这成为日语人才培养大的动力和需求。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日语语言基础扎实、科学文化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能在外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日语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了解我国国情和日本国的社会和文化;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调研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和数据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模式
采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外语+专业技能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培养途径
根据应用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要求,建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开设应用类课程。同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等途径来提高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语写作、高级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现代及古典文法理论、第二外语(英)、日本概况、日本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翻译理论和实践、外报外刊选读、商务日语、旅游日语、日本企业文化论、中日关系史、词汇学、古典文学赏析、名家名作解读、高级口语、综合能力、听力技巧、高级写作、Seminar1-3、社会实践(实习)等。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可获技能证书
专业四级、八级
历年就业率
2011届100%;2012届98.52%;2013届100%; 2014届98.86%;
2015届99.26%
就业去向
日本官方驻沪机构、外企驻沪办事处、中日合资企业、外贸进出口公司、中国海外投资项目、翻译、导游、企业管理等。
历年部分就业单位
上海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富士通公司、松下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弘法公机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立建机有限公司、春秋国际旅行社、上海市昂立进修学院、上海华侨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日中宏商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川崎(上海)有限公司、通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有限公司、上海外航服务公司、三菱银行上海分行等。
上海杉达学院本科翻译(日语翻译方向,本科)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