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学院设有“自动化”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招生政策:自动化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专业合并为自动化大类统一招生。
新生入校后再按志愿结合考试(数学和英语)成绩选拔进入特色实验班或基地班。
1、【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兴横断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当代先进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实现各类运动体的运动控制、各类生产过程的过程控制、各类系统的优化等为主要服务面向,具有跨学科、跨行业特征,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节能减排,能强力支撑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等四个现代化都密切相关。山东大学自动化专业是国内建立早的自动化专业之一,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特别重视强弱电并重、产学研结合,教学、科研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毕业生深造比例高、就业渠道广,一次性就业率高。
本学院自动化专业历史悠久,是国家特色专业和山东省品牌专业,在2018年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获评A-、位列全国第10,学科实力雄厚。自动化专业设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理工融合”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工科实验班等特色培养班。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山东大学自动化专业早在2011年即被教育部选拔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每年从自动化类入学新生中选拔40名学生进入“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学习。该班遵照高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集中优势资源、突出自身特色,更加强化实践教学,旨在学生毕业后能逐步成长为在自动化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化专业“理工复合班”】
山东大学面向国际化的理工复合型自动化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简称“理工复合班”)是在自动化专业“分类培养、因地制宜”个性化培养理念指引下,通过更新自动化专业教育观念,改革和创新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的复合型自动化工程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每年从自动化专业入学新生中选拔20名学生进入“理工复合班”学习,旨在培养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文化素养卓越,理论基础雄厚、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强劲,富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和宽阔国际化视野,能够从事工业企业、国防、高校和科研部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的复合型自动化工程科学拔尖人才。
【自动化专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工科实验班】
本专业主要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背景下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民生需求对具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前沿技术、控制理论基础,能够用智能化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企业工程控制问题的交叉型前沿技术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开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以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背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并具有深厚的控制学科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精英技术拔尖人才,并建立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人才培养基地。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简介】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山东省品牌专业,山东大学交叉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基地,实行精英化小班制、4(年本科)+3(年硕士)的7年贯通制培养模式。近三年保研率平均达75%。
本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工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大方向,毕业后授予的是工学学士。目前,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而发展起来,是多学科的有机融合。生物医学工程主要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涉及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法、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方法等,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像人工器官、超声波成像技术、CT、核磁共振等技术,现在已经在临床医学中广泛使用,这些改变人类生命轨迹的伟大成就来自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培养这方面专门人才的就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方向。
生物医学工程是理、工、医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也是今后几十年内容易出现重大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的交叉学科。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医工结合等培养环节,学生将具备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交叉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
毕业生可在医疗机构、医疗器械检测监督执法机构、信息技术产业与医疗器械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设置与招生政策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