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为吉利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吉利出资创办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等多所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育才为目标,面向企业自身需要和社会需求灵活开设专业,形成了具有吉利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整合资源,全球挑选一流师资。吉利大学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引进500余名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形成了1000余人的强大师资队伍;浙江汽车工程学院荟萃国内外知名汽车学院的著名教授、汽车产业界科研带头人。注意引进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国家的院校、科研单位学者任教,现已形成一支由特聘教授70人,专家51人,博士生导师近50人组成的强大的师资队伍。
2、实用导向,快速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满足汽车工业发展需求,分类培养急需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人才。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检测与维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13个专业,培养一线技能人才;北京吉利大学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引进德国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现代化技能人才;浙江汽车工程学院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注重培养造就汽车产业的领军人才。
3、教学创新,推行“311”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人格和品德教育,探索出以3门职业基础课、1门以人品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课、1门为职业而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组成的“311就业导向教育模式”,一大批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脱颖而出,在全国举办的各种创新能力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同时,吉利还把分布全球的汽车生产基地作为学生实习场所,实现了教育为产业提供智力资源、产业为教育提供实践支持的紧密结合。
多年来,吉利为汽车产业培育了成千上万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也为自身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人力建设与转型互促动――吉利集团人才模式解析办学育才,创新模式,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