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2005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12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验收,被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1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5月荣获我国职业教育界的高奖项——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11月成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至2019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19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2月,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30强”。
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广州市番禺区,建于滴水岩森林公园旁,处在东新高速沙湾出口旁,距广州南站约15分钟车程,毗邻国家4A景点——沙湾古镇、宝墨园、5A景区——长鹿农庄。学校是一个山水生态校园,拥有大小湖泊5个,山水面积占总占地面积的65%。校园内湖光山色,景色旖旎,花木繁茂,四季苍翠,是广州市花园式单位,2012年获评“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被誉为国内美丽的大学之一,是一个立志、修身、读书的佳境。
学校占地2067亩,校舍建筑面积33.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0.5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31亿元。图书馆面积3.07万平方米,馆内阅览座位4300多个,馆藏纸质图书126万余册、纸质期刊近740种;数字资源量约20550GB,其中电子图书58.5万余册、电子学术期刊8360余种,建有41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33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103人,生源地分布于全国15个省(区)。
学校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设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旅游商务学院、国际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等13个学院(部),开设50个紧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目前,学校拥有玩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酒店管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等6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国家级示范专业点、2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9个省级示范性专业、8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6个省级品牌建设专业;1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1门省级精品(建设)课程、11门省级精品在线(建设)课程;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个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12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和1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认定项目。
学校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建有建筑节能与绿色建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珠宝首饰材料工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广东省珠宝首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珠宝首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智能化艺术设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高职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广东省智慧职业教育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皮革智能产品3D打印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绿色建造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工程中心,学校专利申请、专利授权、有效专利、专利竞争力全部进入2017年中国大学专利排行榜500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一批高层级的科研项目,公开发表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教研论文,论文高他引次数达631次。
番禺籍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全国政协委员陈瑞球,以及何添、何善衡等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学校的建设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有力的资助,捐资兴建了霍英东学术交流中心、何厚铧大楼等一批教学、实训用房和学生宿舍,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功崇惟志,天道酬勤。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坚持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致力于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024年,建成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学校成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范例。
2035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职学校。若干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出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成果;引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和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功能突出;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典范,为形职教育的“中国模式”做出突出贡献。
学校类型:公办学校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领域:中等职业教育
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是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开办的中等职业学校,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建设北路尾,属于事业单位。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星火计划科技培训学校”。学校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初级和中级技能型人才,办学层次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9万平方米,目前仍有可建设用地44亩,固定资产总值7142.6万元。校内设有:省级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并设有广东省教育厅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和花都区实用技术培训中心。
我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文化基础、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教育,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加快教科研工作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
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现开设专业13个,其中工科专业7个,占比54%;文科专业6个,占比46%。广东省重点专业1个:机电技术应用,广州市重点专业2个:汽车制造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骨干专业5个:机电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会计,特色专业1个:汽车制造与维修。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是国家级重点公办全日制技工院校,隶属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学院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制冷维修良好操作培训基地、国际劳工组织和人社部SIYB创业培训基地,拥有广彩和端砚两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拥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家具制作、健康与社会照护、餐厅服务四个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是广东省南粤家政培训基地、广东省(广州市)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广东省(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9年度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获奖单位、2018年度广州市市长质量奖获奖单位、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州市南粤家政提质扩容领跑学校。2018年6月,学院成功申报成为广东省十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单位之一。
学院陈泽锟同学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优胜奖,翟梓曦、潘永坚同学分别荣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木工项目优胜奖,翟梓曦荣获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金牌。
学院环境优美,拥有南、北、东和番禺四个校区,实训教学设备价值达3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余人,其中高级工班和技师班的学生占90%。现有教职员工550人,高、中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70%以上,一体化教师占专业教师的96%以上。学校目前开设了人工智能、现代交通、信息技术、商贸服务、旅游健康、岭南艺术六大类共30多个专业,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专业结构。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长期依托行业办学,形成了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传统和优势,合作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和广东省500强企业上百家,为学生搭建优质的就业平台,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院遵循“校企双制办学、共育技能人才”的校企合作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着力打造“一系一品牌,一专业一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与“联想集团”“广州地铁”“高露洁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20多个订单班,形成“多元融合、百花齐放”的格局。
学院坚持内涵引领,特色发展,筑巢引凤,校内建成“岭南特色工艺传承基地”(岭南大师街),引进60位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建立起广彩、广绣、玉雕、牙雕、木雕、榄雕、蛋雕、陶塑、剪纸、宫灯、掌画、铜印、端砚等15间大师工作室,将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创新研究、打造特色有机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岭南特色工艺的教育传承、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承。
学院每年开展的校园“艺术节”“技能节”“体育节”“宿舍节”,以及150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社团和特色课程,让莘莘学子感受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雄厚的办学实力,独具特色的办学品牌,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涌现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赵广军、首位夺得世界花式调酒的华人冠军欧阳智安、广州地铁一号线电客车队长梁文威、80后广彩传承代表人周承杰、90后民间收藏家李楷瀚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经过六十年的办学积累与沉淀,学院弘扬“独具匠心”校训精神,秉承“崇匠务实,立心求真”办学理念,坚持“种大树,播大爱,育大师,成大美”办学宗旨,现已形成雄厚的办学实力和独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办学风格,被誉为“培养技能工匠的摇篮”和“传承岭南文化的明珠”。未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将以“创新、内涵、特色、传承、共享”轻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以“文化引领、内涵提升、特色发展、追求卓越”为导向,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高水平技师学院迈进。
去广州学什么技术学院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