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原机电工程系)创办于1993年,是莆田学院重点发展的工科学院。学院下设5个系部:测控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基础教学部及实践教学中心;现有: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四个专业。学院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学院拥有1个机械工程省级重点学科、1个仪器科学与技术校级重点学科。现有3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和1个校级科研创新平台:福建省激光精密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AD/CAM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现代精密测量与激光无损检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莆田学院3D打印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机构2个:莆田学院机电技术研究所,莆田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了超快激光精细加工技术、数控与快速成型技术、现代无损检测技术、三维形貌测量技术等科研团体,承担了四十多项省级、厅级、市级科研项目。教学平台建设方面,现有“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电工电子基础综合实验室。现有实验室面积4500多平米,仪器设备总值达6000余万元。下设8个基础实验室、3个工程实训室、18个专业实验室。建有16个校外产学研合作教学实验基地。此外,还建有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专业学术期刊近百种,专业图书6000余册。
办学二十年来,机电工程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凝炼成了“因材施教”、“基础与创新并重”的办学理念和注重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宽口径个性化培养模式,承担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省本科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学院建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
机电工程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副高11人;博士10人,硕士4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以上。教师中有2人获福建省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计划,1人获莆田市壶兰学者称号、1人获莆田市先进教师称号、2人获莆田青年五四奖章、1人获莆田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5人获校级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学院还获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机电工程学院重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各类收70余篇;出版专著5部;拥有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共承担省级校企合作重大科研项目3项、省级重点项目4项,省自然基金项目6项,厅级项目23项,市科技局项目8项;依托省级科研平台的课题50余项,横向项目18项。连续三年获得校级科研先进单位,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育人氛围。
机电工程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机电学院秉承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理念,创办创新实验班,构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已有上百人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机电工程学院连续两届被授予“福建省机械创新竞赛优秀组织奖”称号,多次获得莆田学院“教学质量月”优秀组织奖,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9%以上。院团总支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和“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荣誉称号。
1.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福建省第二批获得国际工程教育IEET认证专业)
本专业于2017年通过国际IEET工程教育认证并获得授牌,主要以“光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等理论与技术为基础,掌握工业检测、测控系统集成与仪器设计技术。通过多种教学环节和工程实践,使学生具备工业测控系统集成和仪器设计、开发、应用能力。专业方向:测控技术方向和智能仪器方向。专业特色:以智能制造为着力点,培养工业智能检测控制及智能仪器开发应用型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工程力学、工程光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概论、传感器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智能仪器设计技术、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毕业生适宜在智能控制工程、自动检测、智能仪器、医疗仪器、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销售等工作。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和医学仪器相关的电子、信息、仪器等基础理论与技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求,具有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能胜任医疗机构生物医学仪器设备维护管理、教育机构教学培训、医疗器械相关单位开发生产营销等工作,能够不断学习进步,有医学电子仪器开发、设备维护管理特长的“懂医学、能维护、会营销”的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工医结合,着力培养懂医学的电子仪器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生理学、人体解剖学、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传感器、医用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设备学。高年级学生将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覆盖面广的专业选修课。
毕业生能够胜任在医疗器械、医疗保障、医学电子、生物信息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经营管理机构从事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应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具和创新意识,具有行业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理解能力,能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电气工程相关应用领域,胜任电气系统和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电气产品设计和制造及应用、电气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特长、专长的应用型电气工程师。专业特点: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电气检测与新能源技术相结合。专业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组态监控及PLC技术、电气工程基础、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系统、虚拟仪器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厂供电、高电压技术、工程电磁场等。高年级学生将根据社会需要学习电气工程项目规划与管理、电气行业规范以及其他柔性的、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选修课。
毕业生适宜在电网、发电厂、电力工程公司、电气设备制造商、工业厂家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经营管理机构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维护、产品设计研发、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技术开发、经营管理、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工作。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控制等相关的基本知识,培养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现代机械工程师基本素质;能够在装备制造业领域胜任设计、制造、开发和故障诊断等方面工作,能够运用先进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控制技术解决机械工程领域中问题。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激光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床电气与PLC控制、3D打印技术等。
毕业生适宜在装备制造业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工作。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闽台合作)
本专业为闽台合作项目,与台湾大同大学合作。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控制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质量控制和设备维护等方面工作。
学制:四年,第三学年学生赴台湾高校学习一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生毕业后由莆田学院颁发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台湾高校发给课程学习证明。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A、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原理、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电工学、热传学、自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动态系统、机器视学、微处理机导论、模具设计、数位系统等。
毕业生适宜在毕业生适宜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机械设计、技术开发、工艺设计、模具设计、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名称 | 开设学校 | 学制 | 地址 |
---|---|---|---|
机电工程 | 杭州之江专修学院 | 4年 | -- |
机电工程 | 北京现代经贸大学 | -- | -- |
机电工程 | 宁波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 6年制技师班 | -- |
机电工程 |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服务技工学校 | -- | -- |
机电工程 | 北京现代经贸大学 | -- | -- |
机电工程 |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三年 | -- |
莆田学院各二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