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所传奇的中学,校长是位僧人,全校八百余名学生来自青海、西藏、四川、宁夏、甘肃、新疆六个省区五十多个县市。学校学制为六年,实行藏汉英三语教学,学生学习异常刻苦,毕业可以直接参加高考。艰苦的学习、生活条件下,学生们十八年里在各种杂志刊物上发表作品三千余篇。每年慕名前来报名的学子超过一千人,学校由于规模限制只能招收不到两百人,而许多学生宁愿等三年也一定要坐进这里的课堂。
从扶贫到推动民族职业教育
1994年,吉美坚赞,一位普通的藏族僧人,认定只有教育才能使人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他从北京中国佛学院毕业后立刻回到青海家乡投身教育事业,几经挫折,成立了青海省第一所民办福利学校:吉美坚赞福利学校,专门招收藏区农牧民失学、超龄青少年,全部免学费。吉美坚赞校长的远见与无私感动了十几位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老师。学校已走过十八年办学历程,其中前十四年中,除了3—4名公派教师外,所有聘请的老师不拿分文工资,全心办学育人。
学校的规模逐年扩大,多次受到国家、省、州、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表扬,获得“先进民间组织”、“青海省光彩事业奖”、“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长城爱国全国先进示范单位”等省、市级荣誉十余项。校长吉美坚赞也先后获得了“集资办校先进个人”、“长城爱国全国先进个人”、“第二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等光荣称号,并于2008年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聘为青海省第一位常务理事。
2006年,为了进一步适应藏区职业人才教育的发展,福利学校正式成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团体社员,并更名为“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学制改为基础教育三年,职业教育三年,开设了藏医医疗和藏药、高级藏语、计算机应用、旅游英语、传统藏式建筑专业和工艺美术六个专业。职业学校依然对全部学生免收学费,迄今共培养毕业生近八百人。
“因明妙法”和启发式教学
学校合理选取藏族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科技知识,独创了一套新型授课模式。他们教学的主要秘诀在于因明学的“妙法”。我们经常看到藏传佛教中的寺院里僧侣们击掌辩论场面,便是因明学的训练。因明学在藏传佛教寺庙里保存得完整,却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藏传因明发展出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不是单凭教师的讲解和阅读,而是强调知识获取过程中的质疑和推敲,通过对各种问题以辩论形式,启发思维,参透原理,来提高思辩能力。吉美坚赞学校的学生每天上午下午各半个小时,通过这种充满乐趣的方式辩论语法、修辞、数学、英语、汉语等各门课程,不但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加强了记忆,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因明学的训练,在逻辑和推理能力上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强,学习历史、地理这样的课程毫不困难,多只要老师答疑一下。让校长和老师们自豪的是,每年地方,前三甲中总有吉美坚赞学校的学生。
知识竞赛是学校教学的另一个高招。每周四下午,所有师生聚在大礼堂里开展知识竞赛,学生们轮流参赛,一学期至少轮一次。赛场上,两组学生相互就所学的知识进行考问,或者抢答主考官出的题目。文学、历史、法律、科学答辩,英语、汉语对话,诗歌朗诵、小品、相声,还有歌唱与舞蹈,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水平与才能,现场热烈的气氛与洋溢的激情,十分动人。
这种行之有效的独特教学模式与突出的教学成果目前已经引起了藏、汉地多个中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与好评。学校自编的教材在藏区广泛使用,通过接待兄弟院校参观访问、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讲座的形式,教学模式也在逐步得到推广。
人格培养
从创建初始,吉美坚赞校长就确定了办学核心:先学习做人,再学习知识。不同于以教授知识为主的学校,这所学校首先注重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对智慧的开发,提倡传统文化的慈悲心与利他心,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校长多年来四处奔波艰苦办学扶贫,言传身教;以拉卜楞寺院著名格西慈智加措、著名诗人学者永丹加措为核心的教师团队,放弃更优越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十几年如一日地无私奉献。学生们耳濡目染,把这种教导铭记在心,付诸于自己的行动。许多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后,选择回到家乡办学校或执教,部分回到吉美坚赞母校任教。师生们的学识与人品在藏地有口皆碑,学校早已成为藏族孩子心目中向往的学府。
有教无类
藏区的寺庙在传统上有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规模较大的寺院都开设有十明学科,有严格的学制。但如今除了塔尔寺、拉卜楞寺等大寺之外,大多数中小寺庙没有这样的学科建制,从小出家学经的僧人缺乏学习专业的机会,尤其接触不到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它语言,更加与社会脱节。为了有效提高僧人素质,吉美坚赞校长坚持僧俗共校的办学思想,目前招收的学生中有一少半是来自藏区一百二十多个寺庙里的年轻僧人。这些僧生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数学、英语、汉语、计算机等课程,积极参与学校的劳动与各项文体活动。毕业生回到寺院后,向其他僧人传授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协助寺院更好地帮助当地人们。
入学的超龄学生,许多人是生平第一次有机会坐进课堂,年纪大的三十八岁。学校分班不按年龄,完全按照文化程度,对僧人、俗人、大人、孩子一视同仁。
当初在寺院附近建校,为了顺应寺规,不便招收女生,所以只收了男生。当学校稍有规模时,吉美坚赞校长便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寻求资助,想另外择地建立一所女校。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下,2005年10月全藏区首所女子学校(草原智洲女子学校)正式开学,所有课程设置均吸收男校之特色。目前共有五百多个来自高原农牧民家庭的女孩子就读。
存在的困难
自建校以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主要依靠社会集资,吉美坚赞福利学校的总投入超过三千万。向学校提供过资助的机构包括香港乐施会、利众基金会、北京明会红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九汉天成集团、北京西部阳光教育发展基金会、奇正基金会以及许多关注西部教育的个人也慷慨解囊。
然而,福利学校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师生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目前教室宿舍都严重短缺,拥挤的一个班有144名学生。图书馆不得已也改成了教室。部分学生住在自己夯土建造的土坯房中,去年的一场大雨后,三件宿舍坍塌,学生们只好和同学挤,或者去附近的拉加寺借宿。多数学生来自高原的农牧区,家庭贫困,从家里带来米面,每天下课后自己在狭小的宿舍中做饭,还有孩子一天三餐只吃得上糌粑。学校的计算机全部来自企业和个人的捐助,由于数量有限,非专业班的学生一个月只有一次上机时间。
未来发展
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号召,同时满足学校自身迅速发展的急切需要,学校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设职业高中校园区。原址作为基础教育校园区,保持现有的招生规模,教室、宿舍不足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职业高中部的规模三年后计划达到六百人。新校园区的规划包括带专业教室的教学大楼、学生公寓楼、教职工宿舍楼、藏式风格图书馆等。这个规划在得到政府的批准后,依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才能实现。
学校不以年龄大小分年级,入校后,通过考试评估新生的知识能力,按情况分到不同年级,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由于入学不易,学生们上课时,几乎都是全神贯注,很少看到打瞌睡、开小差的学生。
果洛州玛沁县拉加镇
序号 | 学校校名 | 机构代码 | 学校性质 | 主管部门 | 学校地址 | 招生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习形式 | 学制 | 收费标准 | 联系电话 | 学校官网 网址 | 备注 |
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 | 200 | ||||||||||||
27 | 吉美坚赞职校 | 民办 | 果洛州玛沁县教育局 | 果洛州玛沁县拉加镇 | 文秘 | 55 | 全日制 | 三年制 | 免学费 | ||||
吉美坚赞职校 | 计算机应用 | 30 | 全日制 | 三年制 | 免学费 | ||||||||
吉美坚赞职校 | 工艺美术 | 20 | 全日制 | 三年制 | 免学费 | ||||||||
吉美坚赞职校 | 藏医医疗与藏药 | 30 | 全日制 | 三年制 | 免学费 | ||||||||
吉美坚赞职校 | 影像与影视技术 | 25 | 全日制 | 三年制 | 免学费 | ||||||||
吉美坚赞职校 | 旅游外语 | 40 | 全日制 | 三年制 | 免学费 |
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招生专业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