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化史》课程
《中国文化史》课程旨在全面介绍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特征、发展脉络及重大文化现象,展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多姿多彩,反映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全貌和内在联系性。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古代经典著作的基本能力和兴趣,加强对原始文献研究的学术意识,反对人云亦云的不良风气;通过问答启发及组织课堂讨论、经典导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中国文化产生较强的兴趣,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文化和提高个人道德文化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中国宗教政策与法规》课程
《中国宗教政策与法规》课程主要介绍中国政府对宗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法规,包括从宪法到一般民法中所包涵的相关宗教信仰问题的法规和条例,重点说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涵,以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的基本内容,同时介绍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关于寺院管理、僧伽管理和佛教组织管理的相关法规条例,重点学习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国家在宗教方面的基本政策及法规,为其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和宗教活动提供正确的法律指引。
3.《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史》课程
《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史》课程通过对汉魏以来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的系统讲述,揭示古近代佛教在不同文化层面之间的交流、渗透、融合与再创新的演进轨迹及其绚丽多彩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中外各国在佛教领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文化互动过程,以拓展学术视野,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4.《中国佛教传播与发展史》课程
《中国佛教传播与发展史》课程主要介绍佛教在中国传播、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包括中国佛教传播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宗派源流及其理论特色,同时介绍佛教经典在中国的翻译、研究和传播流通情况,并选取若干重要佛经及佛教史研究的经典作品,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阅读和研讨,使学生认识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总体脉络,培养学生对历史上的佛教传播发展历程的分析、理解和研究的能力。
5.《古代汉语》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课程主要分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在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先秦两汉时期的典范散文,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主要的研究理论,加深对古代汉语语言规律的认识,并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未经今人注释和标点、具有一定难度的文言作品,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研读能力,并能更直接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