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答案
专业介绍
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代码:130204四年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舞蹈表演专业是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我校的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原隶属于2004年申办的表演专业,并于2011年调整为舞蹈表演专业下设各专业方向。本专业依据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并利用体育院校的办学优势,重点培养特色鲜明的舞蹈表演领域的体育艺术类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建设有先进的教学场地与硬件设施,并拥有专业的演出剧场。该专业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教学成果丰硕,学生就业升学率高,社会声誉良好。2011年湖北省学位办批准武汉体育学院立项建设湖北省体育舞蹈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在武汉体育学院成立体育艺术类运动项目研究指导中心,该专业现为湖北省教育厅音乐与舞蹈学重点培育学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人文素养,较强的终生学习能力、用体育艺术元素丰富舞蹈表演与教学内容的创新实践能力,具备舞蹈表演、教学、创编、传播等综合知识与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培训学校及相关机构的舞蹈教学、舞蹈表演、市场拓展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主要课程:中外舞蹈史、艺术概论、舞蹈概论、舞蹈教育学、舞蹈表演专项技能、芭蕾基础训练、现代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与排练、基础乐理、音乐选配与创编。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舞蹈学专业(代码:130205四年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武汉体育学院舞蹈学专业是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二级学科专业,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我校以舞蹈教育为主要培养方向,以艺术学、哲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为理论基础,在接受舞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断拓展舞蹈教学、艺术实践及艺术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专业技能与艺术修养的融合、课堂与艺术实践的创造,使得培养本科人才能够将舞蹈艺术与社会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储备较高的学识与素养和践行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为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打下基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人文素养,具备舞蹈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实践经验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并养成终生学习习惯。用音乐舞蹈元素丰富舞蹈研究与教学内容的创新实践能力,具备舞蹈教学、舞蹈创编、舞台表演与实践等综合知识与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群艺馆、培训学校及相关机构的舞蹈教学、舞蹈创编、管理与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主要课程:舞蹈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赏析与批评、舞蹈教育学、舞蹈基本技能、舞蹈编导基础、舞蹈剧目、音乐基础理论、剑舞。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舞蹈学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表演专业(服装表演、武术表演、健身健美方向)(代码:130301四年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表演专业是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是以文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以探索表演理论、创作规律、舞台表演实践为核心的一门学科。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分别于2012年、2013年、2015年开设了武术表演、服装表演、健身健美三个方向。该专业是以体艺结合为特色,培养了一大批亚洲及全国冠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本专业旨在培养集理论知识、创作技能与社会活动能力为一体,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意识、健身理念与时尚表演相结合的现代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演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戏剧学相关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厚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创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和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具备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会演、会教、会编、会导。能够在文化艺术团体、企事业单位、影视行业,中小学校及相关部门等,从事服装表演、武术表演、健身健美的应用型人才。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主要课程:表演技能训练、艺术概论、台词训练、中外电影史、影视表演基础、戏剧鉴赏、视唱与节奏训练、表演概论、形体训练、表演剧目排练。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表演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基本奖学金(每个国际学生
Ø本科学生第一年可获得奖学金600英镑Ø本科学生第二年可获得奖学金600英镑Ø本科学生第三年可获得奖学金500英镑
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461号武汉体育学院本科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430079联系电话:(027)87190222 87190168(兼传真)学校网址:http://www.***.cn
招生专业
(一)运动训练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是教育学门类下设体育学中的一个专业,以体育学和教育学为学科基础。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创办于1972年,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被确定为湖北省品牌建设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武汉体育学院办学的主体专业之一,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本专业教学、训练、科研、实习实训及对外交流条件优越,拥有一支教学实力强、训练水平高、科研能力突出、管理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培养的学生如吕会会、尹成昕、李根等曾多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全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摘金夺银。目前,本专业正以回应新时期国家对不同层面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引领,不断深化专业改革,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项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养与科技人文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现代体质健康理念与创新意识,能够系统掌握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运动项目技能及其教学、训练方法,初步具备运动专项科学研究能力,服务于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运动队及俱乐部等部门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与管理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2.培养特色目标特色:发挥竞技运动水平及学科专业平台优势,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高,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项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课程特色:以培养国家需求的人才为宗旨,构建以专项教学训练为主的技术课程群,及与之相配套的体育学、教育学基础理论学科课程群体系。实践特色:打造专项训练和职业训练融合的实践平台,服务于“奥运争光”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通过专项职业技能实践与应用、专项训练实操与基础能力测试、教育实习与实训等多种实践与评价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技术和知识的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3.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4.招生项目田径、篮球(五人制、三人制)、排球、足球(十一人制)、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蹼泳、跳水、赛艇、皮划艇静水、皮划艇激流回旋、滑水、帆船帆板、摩托艇、跆拳道、拳击、自由式摔跤、古典式摔跤、柔道、体操、艺术体操、技巧、围棋、高尔夫球、铁人三项、橄榄球、沙滩排球(二人制)、举重。(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代码040204K)源于1953年建校之初的活动性游戏教研室,1991年在全国体育院校率先成立武术系,2003年更名为武术学院。经过六十多年发展,拥有国家级武术散打培训基地、龙狮运动科研基地、武当武术研究中心、健身气功培训中心及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研究和实践平台,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材与在线课程建设牵头单位,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现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武术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开设早、在校生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层次齐全、教学设施完备的专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资源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与科技人文素养,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系统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传播、推广、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力,能胜任武术教育训练、大众健身养生、公安特警特勤等工作岗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培养特色武汉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现了历史积淀厚重,人文生态和谐,传承创新统一,教研学练健行,人本理念凸显,国际业内认同的专业特色。其一,坚持“德正学笃、技实艺精、专业融通、专能一体”的培养模式。其二,形成了“课内课外的养育、薪火传承的人文教育、竞技相促的联动教育”实践特色。3.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达到培养方案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4.招生项目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中国式摔跤。
学校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创办于1953年,原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2001年9月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坐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先进,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还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并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占地面积1820.6亩,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0余人,研究生1200余人。现有2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22门,获批2个省级教学团队。艺术类本科专业主要有表演(武术表演、模特表演、健身健美方向)、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编导等。我校有湖北省和国家体育总局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其中,体育学被评为“十二五”省属高校省级重点优势学科,两次参评全国高校学科水平评估,均排名全国第三,是湖北省省属高校参评学科中唯一进入全国前三名的学科;心理学是省属院校同一学科中唯一获批的“十二五”省属高校省级重点特色学科;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是“十二五”省属高校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015年9月,“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和“互联网+体育”分别入选为湖北省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和优势特色学科群培育项目。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是全国早培养体育学研究生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硕士4个,共有博、硕学位授权点28个,是全国硕士生培养规模大、专业点多的体育院校之一。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不断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0%以上。
招生专业、计划、学费标准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代码:130502四年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代码130502)是艺术学门类下设计学类的一个专业。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办于2014年,是全国首个具有体育设计特色的设计类专业。该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师资队伍;拥有广告设计与制作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报纸排版与设计实验室、摄影与摄像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需求,全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该专业在全国各地的设计机构、媒体行业等设有多个实习(实践)基地,经过4年的办学,教学成果已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学生作品参加“大广赛”等大型设计赛事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名列同类专业前茅,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在各类媒体机构、设计公司、教育及文化创意产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并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设计学新闻传播学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设计思维与方法、图形创意、字体与版式设计、书籍设计与印刷、装饰与图案设计、标志设计、展示与陈设设计、品牌形象与CIS设计、包装设计、新媒体设计与制作、信息可视化设计、传播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修业年限授予学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2019年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招,招生计划为60人,学费标准10350元/年。
报名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任何纪律处分;2.具有普通高校全日制专科学籍的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竞技体育、表演(限体育表演方向)的体育类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3.修完普通高职高专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良好,能如期毕业;4.身体健康。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20-11-12 03:15
检举
2021年武汉体育学院代码:10522,(东湖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461号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