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是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高校、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学校建成了全国首批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983年,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学校于建校伊始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08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17年学校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广州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并与省教育厅、佛山市政府、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共建佛山校区,占地面积2275亩,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5400多人,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学研究理念,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拥有5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广东地方公共财政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竞争力研究院;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财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与教育统计应用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智库—华南商业智库;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广东乡村建设研究中心;2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近5年,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96项,省部级项目353项,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
在《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63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91篇;出版各类著作213部;获省部级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特色栏目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等资助措施按照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本校相关规定执行。
学校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具体办法依据本校相关规定执行。
广东白云学院是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面向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四川、浙江、江西、福建、海南、江苏、贵州、安徽、新疆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前身是谢可滔先生于1989年创办的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2009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评审。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是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以创建全国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全面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创新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学生就业单位的开发、职业指导、就业推荐和跟踪等服务。目前,学校与珠三角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按毕业生人数1:5的比例提供实习与就业岗位供学生选择,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薪酬位居本科高校前列。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6%以上,我校毕业生95%以上在广东就业,其中80%以上在“珠三角”就业。毕业生就业实现了“三高”:专业对口率高,学生就业满意度高,用人单位认可度高。学生就业质量高,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
学校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稳步拓展国际教育,大力推进,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16个二级学院,49个本科专业。建立起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有设计艺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等3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有9个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其中,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被省社科联授予省级决策咨询基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授予民办教育研究基地。另外,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市场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敦品励学、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白云精神,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国际化战略为引领,以信息化战略为支撑,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广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技术开发与研究人才,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学科优势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澳大利亚的埃迪斯科文大学、西悉尼大学,美国的普渡大学、中西州立大学,日本的冈山大学、北海道文教大学,韩国的圆光大学、釜山大学,英国的普利茅斯大学、格林威治大学等10个国家的25所高校开展互派交换留学生、学分互认、双学位及本硕连读等60多项国际合作教育项目。
学校于2003-2014连续12年蝉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评定的“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第一名。2013年成为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院校”,并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发起和理事单位。2014年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6年列入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学校党委被广东省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7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2018年,学校的校企协同育人“3+1”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被确立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外国语学院英语学生党支部荣获“全国样板党支部”称号。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赞誉学校是“广东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国政协主席、原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称赞学校为“广东民办高等教育的排头兵”。
广州大学的会计学主要学什么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