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地位 |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设计和使用方面基础知识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研究 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基本理论 | |
课程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学生能够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工业机 器人机械系统 设计、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 |
课程内容 | 项目 | 工作任务 |
项目一工业机器人概论 | 1 工业机器人的定义;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3 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4 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5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6 安全操作规程 | |
项目二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原理 | 1 机械手的自由度;2 机械手的坐标系;3 机械手的组成;4 机械手的分类;5 机械手的主要技术参数;6 驱动系统;7 控制系统;8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9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分类;10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11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结构;12 典型控制 柜系统 | |
项目三 教编程器 | 1 机器人示教系统的原理、分类及特点;2 机器人示教器的组成; |
|
| 3 机器人示教器的功能;4 主流工业机器人示教器功能 |
项目四工业机器人的编程 | 1 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 ;2 编程语言系统的基本功能;3 工业机器人编程指令;4 运动指令;5 信号处理指令;6 流程控制指令;数学运算指令;8 逻辑运算指令;9 文件管理指令;10 声明数据变量 指令;11 数据编辑指令;12 操作符;13 文件结构 | |
项目五 示教与再 现 | 1 示教再现原理;2 示教再现操作方法 | |
项目六 典型应用 案例 | 1 ABB 自动装配系统;2 KUKA 焊接机器人;3 OTC 搬运系统 ;4 MOTOMAN 视觉运输系统 | |
教学建议 | 本课程采用了项目驱动法和理论讲授与实验实践 “一体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职 业能力,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 |
教学环境 | 多媒体与实物相结合,实训室实际操作 | |
成绩评定 | 平时20%;实验成绩20%;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堂 作业、实验成绩、平时的出勤率等形式去完成 |
实训目的 | 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实训,使学生熟悉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能够操作使用工业机器 人,并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相关编程 |
实训内容 | 1 机器人的安全操作;2 机器人主要结构、自由度及坐标系;3 机器人控制器、示教器; 4 机器人轨迹示教练习,插补方式;5 机器人逻辑语句练习 |
教学组织 | 实训由实训教师和实验员分组,按项目进行实训 |
考核方式 | 平时实训的到课率(30%)+平时实训的积极性(30%)+综合考核(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