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重点优质化学校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建于1960年,是重庆地区唯一具有轻工行业特色的公办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为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系重庆市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庆市“双优计划”建设项目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学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优质课程资源研发基地学校、重庆市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实施机构。学校设有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实践基地、重庆市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重庆创意产业基地、重庆市中职学校众创空间、原重庆市轻工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二)产教融合高水平专业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开设工艺美术,模具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会计事务、电子商务、汽车制造与检测、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20余个专业,其中模具制造技术等7个专业为重点(特色)专业。学校与重庆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十家行业企业“订单式”培养,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等10余所高职院校“一体化”培养,同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高等职业教育分类培养、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等。学校探索集团化办学,牵头组建重庆工业设计职业教育集团、重庆校企融合协会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
(三)双师素质专业化教师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300余人,其中研究员3人,高级讲师56人,高级技师8人,“双师型”教师达74.1%。学校建有智能制造产业等大师(名师)工作室9个,其中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工业设计大师工作室1个。学校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承办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2020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干部市级培训项目各1项,培养了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重庆技能大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市技术能手2人、巴渝青年技能之星1人。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相关赛项获国家级20余项、市级100余项。近年来,学校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四)优美校园现代化治理
学校位于北碚区童家溪镇212国道旁,交通便利,紧邻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以及蔡同工业园区,区位优势突出,校园占地237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学校设施设备完备,自然环境秀美,文化氛围浓厚,拥有信息化全覆盖的多媒体教室、功能齐全的标准运动场、配套完善的生活住宿服务系统。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2.0,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市内领先的大数据智能化系统,可进行PC、平板、手机等智能终端“在线化”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
(五)理实一体精品化资源
学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对标高水平专业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打造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有精密模具加工与检测、物联网技术应用、VR虚拟现实、工艺美术、航空服务等实训中心20余个,教学实训设施设备高达3000余台套,总值近亿元。学校与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共建“双基地”,为师生提供“做中学、做中教”的--体化教学场景。学校积极推动“课堂革命”,实施在线精品课程、课程思政改造、国规教材培育等重大教改项目,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本、重庆市首批中等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1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六)全面育人多元化发展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校”的轻校精神,打造“求实"校园文化;根据国家资助政策相关规定,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审核通过后可享受生活补贴和减免住宿费,成绩优异者可申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学校及企业奖学金;倡导多元化办学,开设中专班、“3+2"高职转段班、高考班、国际合作班等,满足社会、家长、学生的不同需求,搭建了人才发展立交桥;建有40余个学生社团以及众多“双创"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兴趣爱好、展示专业技能、展现青春活力的舞台。学校现有在籍学生7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参军等)97%以上,“双证”获取率95%以上,迄今已累计向社会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余万人,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来源于:2022年重庆市轻工业学校招生简章
2022年重庆市轻工业学校简介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