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高学府,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级音乐人才的摇篮。已向社会输送了数千名优秀音乐人才,成为各地区音乐创作、表演、教育和音乐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中坚力量。
学院已形成融教学、学术、创作与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成为国家级“民族音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学)”、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单位,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包括本科、研究生两个教学层次,设音乐学、作曲、声乐、民乐、少数民族乐器、管弦、钢琴等系40多个专业方向和音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少数民族音乐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雄厚师资队伍,专职教师78人,高级职称40人,博士学位11人、硕士50人,硕士生导师48人,博士生导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1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名、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名、“四个一批人才”获得者2名、“国家民委教学名师”1名。创作有舞剧音乐《凉山巨变》、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舞蹈音乐《送粮路上》、民族歌剧《木雕的传说》、交响乐《西部狂想》、钢琴曲《皮黄》、歌曲《吉祥三宝》等影响广泛的作品。
音乐学院坚持以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办学宗旨,努力构建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科研、创作与开发中心,逐步实现完整而科学的特色学科体系。已成熟的特色课程体系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中国少数民族器乐演奏等,并结合这些课程创编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论》《中国少数民族交响乐作品集》《中国少数民族风格室内乐获奖作品集》《中国少数民族单声部视唱教程》《中国少数民族二声部视唱教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听写教程》《中国少数民族单声部、多声部听写教材》《中国少数民族鼓舞节奏训练教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视唱作品集》《冬不拉演奏教程》《热瓦甫演奏教程》《四胡教程》《火不思演奏教程》《中国少数民族风格合唱曲集》等近40部特色教材。在国内先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确立为独立的本科必修课程,实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多元化特征教学目的。
音乐艺术是实践的艺术,学院成立有少数民族青年管弦乐团、少数民族室内乐团和少数民族青年合唱团。这些乐团先后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演百余场,锻炼了学生实际表演能力的同时又为民族音乐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优秀表演人才,自2016年开始,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开设“民族英才班”。民族英才班在遵循专业音乐教育普遍规律的同时,强化培养中的民族性,努力构建民族特色鲜明、现代化音乐教育突出的创新型教育体系,实现民族音乐教育现代化模式及民族音乐人才的辈出。在民族英才班的招生环节,实施与以往不同的办法,实现招收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工作的改革创新与新突破。
答案来源于: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 | 开设学校 | 学制 | 地址 |
---|---|---|---|
音乐学 | 双华电脑设计学校 | --2.5年 | -- |
音乐学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4年 | -- |
音乐学 | 济南市方圆艺术培训学校 | -- | -- |
音乐学 |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 2 | -- |
音乐学 | 孝感学院 | -- | -- |
音乐学 | 保山学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