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已解决问题

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考试说明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1-06-14 19:11:00 解决时间:2020-10-13 17:36

满意答案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发展,就要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就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又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侧改革,一是要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二是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三是要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四是要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1、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3、当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四是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五是着力发展型经济 六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一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是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能。

2、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

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一是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二是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是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四是要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五是要秉持和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六是要携手同心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2、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3、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4、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5、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二、形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2、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推进绿色发展。

2、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4、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答案来源于: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考试说明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20-10-13 17:36

类似问题答案

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协调是持续健康(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1、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3、当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突出(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第二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第二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改革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先后提前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目前,中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改革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先后提前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目前,中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对全面(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
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第一节生产活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第一节生产活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对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②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社会物(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基本国情和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3、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高职扩招第一节商品
第一节商品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两个方面,它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二:①社会分工;②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二、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具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三、商品的价值量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有密切(阅读详细内容)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