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专业立足山西地域文化与艺术遗产资源优势,在科研创作和成果转化中成绩斐然,硕果累累。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30 余项,发表论文、作品40余篇,师生参加专业赛事国家级和省级奖项80 余项,其中,赵慧教授率领团队主持完成的“西部生土窑洞改造设计”公益设计项目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设计类唯一的金奖。本专业目前设有设计学硕士(人居环境与艺术遗产研究方向)和艺术专业硕士(环境设计方向)两个硕士点。
专业实施以工作室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开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和家具设计三个工作室,工作室教学采取项目牵引和成果导向,突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环境设计专业教师主持和本专业注重通过国际合作推进教学科研,与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庆熙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意大利都灵美术美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通过暑期设计工作营等形式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在项目设计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山西地域文化及当今环境设计前沿动态,具备现代设计思想和环境设计职业道德,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表达、沟通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与设计实践能力,能在环境设计相关设计机构、院校及研究机构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等领域的设计、研究、教学、策划与管理工作,或利用专业特长进行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基本素质方面,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艺术修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时代意识,具备从事环境设计工作所需要的竞争意识和协同工作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专业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能够对室内外空间及相关产品进行改良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掌握手绘表现、计算机辅助表现、模型表现等表现技能,掌握与室内外环境设计相关的材料、结构、工艺、预算等知识与技能,熟悉项目运作流程。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艺术设计史、中外建筑史、形式研究、环境设计手绘表现、环境设计制图与测绘、建筑学基础、材料工艺与预算、环境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环境设计数字化技术、空间形态研究与模型制作、小型建筑设计、古建筑形制与装折、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景观设计理念与方法、家具设计基础、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家具专题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旅游区规划与景观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计算机训练、图像处理软件基础、环境设计专业写生、地域建筑与环境设计考察、环境设计毕业采风、环境设计工作营、环境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答案来源于: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 开设学校 | 学制 | 地址 |
---|---|---|---|
环境设计 |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 4年 | -- |
环境设计 | 信阳师范学院 | 四 | -- |
环境设计 | 孝感学院 | -- | -- |
环境设计 | 西安海棠学院 | -- | -- |
环境设计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4年 | -- |
环境设计 |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 四年 | -- |
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环境设计】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