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录取人数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1工程热物理2080702热能工程3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1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2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13080706化工过程机械10807Z1新能源科学与技术1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080300光学工程17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22 管理学院071100系统科学13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2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5环境与建筑学院0807Z2能源与环境工程7理学院0831Z2生物医学化学与传感4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19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2Z1机电功能材料40807Z3新能源材料1
招生方式招生对象报考流程 普通招考 校内外应届及往届硕士生报报名缴费:当年11月-12月递交材料:当年11月-12月初试复试:次年3月招生领导小组审核:次年3月录取:次年4月-5月入学:次年9月 硕博连读 本校研二在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名:当年11 月-次年3 月递交材料:当年11 月-次年3 月资格认定:当年12 月-次年3 月招生领导小组审核:次年3 月录取:次年4月-5月入学:次年9月 “申请-考核”制 校内外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当年11-12月递交材料:当年11-12月资格认定:当年12月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当年12月录取:次年1月-2月入学:次年9月
注:详情可查看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n)“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及相关报名通知。
41%,发表校定A 类论文1008 篇,较去年增长15%。
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近几年,学校着力推进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布局。2018 年,已与九院、新华、长征等几家医院充分对接,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医生提出的临床实际需求,与医院共同启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真正体现了“需求是创新之母”。利用优势学科长期积累的科学技术,来解决临床医学中碰到的一个个实际问题,同时在研究和破解这些真实的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是推进医工交叉的主要目的。参与医工交叉联合培养项目的研究生将在原奖助基础上额外获得医工交叉项目资助,按照医工交叉培养方案试点招生和培养,预期将在医学技术方面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医工交叉新兴特色学科方向:
学科层次相关研究领域生物医学工程硕博生物医学信息、康复工程、精密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检测、医学影像、低温生物医学光学工程硕博医学光学、太赫兹、医用光学仪器与设备、飞秒激光机械工程硕博分子免疫检测设备、生物力学、大型医疗设备机械设计及优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博医用制冷及低温技术、血液流体力学、人工心脏、冷冻治疗的传热传质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博医疗智能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疗设备的精准控制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医用材料、体内药物精确输送载体、骨科新材料
医工交叉领域的高水平国际合作:
◆ 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技术团队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合作建立“太赫兹技术创新国际联合实验室”,提升了太赫兹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能力。
◆ 上海理工大学与德国汉堡大学合作成立“人机共融技术及机器人医疗”国际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机器智能研究院,聘请11 位国际权威组成学科发展咨询委员会。
◆ 2018 年学校承办了第12 届国际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大会,泰王国诗琳通公主参会并访问学校。
◆
康复工程团队与帝国理工大学Etier urdet 教授、南洋理工大学洪维德副教授合作,推进建设智能康复机器人国际实验室。
上海市委副书记尹弘见证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泰王国诗琳通公主来访
产学研地设
构建“四位一体”的立体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体系,其中上海示范级
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9年士研究生招生情况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