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无误,考生好重新登录网报系统,再次查看自己的志愿。
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有哪些注意事项?
网上填报志愿10 个主要操作步骤一个都不能少。网上填报的志愿是投档录取依据,为了保证志愿的安全有效,考生要对自己填报的志愿负责,严格按规定的步骤和程序上网填报。
登录省招办指定的网址填报。考生只能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填报志愿,否则无
效。
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以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
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网报系统就会关闭,不能再进行填报或修改。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
首次登录后必须更改初始密码。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要妥善保管好密码。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向县市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更改。密码设置不能过于简单,不要用出生年月、身份证
号、学号、考号、手机号、“1234”、“123456”、“6666”、“8888”或“aaaa”、“abcdef”之类的数字和字母作为密码。
每次上网填报志愿有时限规定。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 分钟,
应在30 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 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
改,可以在15分钟以后再次登录网报系统。
一定要记住“保存”和“退出”。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或修改完成、检查无误 后,一定要点击“保存”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再次登录网报系统检查志愿信息。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后,建议考生好再次登录网报系统,点击“查询志愿”按钮,检查志愿信息是否保存,检查所填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有误,是否遗漏。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建议先拟定好志愿草表再上网填报。高考志愿对录取考生至关重要,考生必须慎重填报每一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先反复斟酌填写志愿草表,再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这样不容易出现错漏。在网上草率填报、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现失误。
建议考生不要在网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从往年网报情况看,考生如果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会心情紧张,容易错误操作;还有可能导致网络访问流量过大,网络不畅,网速缓慢,影响填报。
准确填写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考生登录省招办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除了填报志愿,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在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中填写本人的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建议填写考生本人或家长的手机号码,这是考生网上录取电子档案信息中的重要部分。考生填写或修改联系方式请于7 月28 日17:00 点前完成,逾期将不能填写。
为什么要求考生一定要在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中填写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
考生在填报志愿演练或正式填报志愿时,登录省招办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除了填报志愿,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在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中填写本人的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建议填写考生本人或家长的手机号码,这是考生网上录取电子档案信息中的重要部分。考生在高考报名时填写的通信方式主要用于考试和通知高考成绩;在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中填报的通信方式主要是用于录取期间招生部门或高校与考生联系,用于高校寄发录取通知书。如果考生不填写或填写不准确,可能会影响录取,录取后高校无法寄发录取通知书,影响考生正常报到上学。每年都有部分考生,不填或随意填写,高校在录取时需要与考生联系时无法联系上,在寄发通知书时无处寄送,给录取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也耽误了考生自己。所以,请考生们一定要按网上填报志愿的要求,认真、准确、完整地填写手机号码和通信地址。特别提醒考生,避免使用携号转网的手机号码作为联系方式。
省招办10639678阳光招生短信平台只能向湖北省内联通、电信、移动的手机号发送信
息,暂时不能对省外手机号码发送信息。手机号长度为11 位,请勿在前面加“0”或“86”。手机号码应为考生本人、家长或其他近亲属的,除此之外,不要填写其他人的手机号码。所填写的手机号码与联系电话一定要确保不停机。
考生能不能在网上修改志愿?考生忘记网上填报志愿密码怎么办?
在网上填报志愿规定截止时间之前,考生可以在网上对自己填报的所有志愿进行修
改。考生在网上修改志愿时,应注意:
修改志愿也要按照网上填报志愿规定程序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修改的志愿无效。
修改志愿之前,要重新填写志愿草表,与原填报的志愿一一对照,将网上需要修改的志愿删除,重新在网上输入修改后的志愿。
仔细核对重新填报志愿的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避免错填志愿和无效志愿。
不要反复多次上网修改。网上填报志愿有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反复上网多次修改志愿既给考生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慎重决定自己每一个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尽量避免反复修改。
修改志愿后,要点击“保存”,好再次点击“查询志愿”,复核修改的志愿是否准确,是否有错漏。每次修改都要“保存”志愿,否则,修改无效。
若多次修改志愿则以考生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信息为准。
网上填报志愿的初始密码为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考生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必须首先修改初始密码,然后填报志愿。如果考生忘记了初始密码或修改后的密码,可以持本人高考准考证和身份证到高考报名的县(市、区)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恢复后,考生要及时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修改初始密码。
为什么会出现漏填、错填志愿或填报无效志愿?如何避免填报无效志愿和错填志
愿?
出现漏填、错填志愿或无效志愿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漏填批次、院校或专业志愿。考生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本应填报多个批次、多
个院校、多个专业的志愿,但在填报过程中漏填了部分批次、院校和专业志愿。
填错院校批次位置。如把属于第一批的志愿填到第二批志愿栏,或把属于第二批的志愿填到了第一批志愿栏等等,都属于无效志愿。考生把艺术、体育类志愿填到提前批
(文、理)栏,或把艺术本科(一)的志愿填到艺术本科(二)等等,也属于无效志愿。
填错院校代号。院校代号和院校名称是一一对应的,考生志愿信息按院校代号录入,填错了院校代号就等于填错了院校。譬如一位考生准备填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院校代号为1000,这位考生将1000 错填成了1600,1600 代表的是西北大学,这位考生的志愿就成了西北大学;又例如,一位考生想填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院校代号为1450,可他错填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代号,录取时尽管这位考生的分数达到了北京理工大学的投档线,但这位考生的电子档案是无法投出的。
错填或漏填专业志愿。一是影响录取结果;二是错填或漏填实行分类投档的专业,将直接影响投档,也可能无法投档。
依据往年资料填报今年的志愿。考生填报的院校及专业代号一定要以2020 年省招办通过《湖北招生考试》杂志和湖北招生信息网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不是一成不变的,省招办根据每年的招生情况,会对部分院校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作一些调整,所以考生千万不能使用往年资料上的代号填报今年的志愿。另外,有些高校招生资料上公布的院校代码是国家统一编排的,湖北省使用的是本省编排的代号,考生一定要以省招办公布的院校代号填报志愿。
科类填报错误。招生计划分文史、理工、艺术、体育科类,考生要根据自己考试科类查阅招生计划,选报志愿。文史考生如果根据理工招生计划填报志愿,理工考生如果
根据文史招生计划填报志愿,都是错误志愿。
生源范围和招生对象填错。例如有的中职毕业生参加的是我省组织的技能高考,填报志愿时却填报了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志愿;有的少数民族考生填报了不在本地区招生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有的女生填报了不招女生的专业志愿;艺术专业不合格的考生填报了艺术专业志愿;没有参加体育素质测试的考生填报了体育专业志愿,不具备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了专项计划等等。出现这些情况,即使填报了志愿,也不能投档录取。
填报自身条件和学校招生章程要求不符的志愿。有些高校的专业对考生报考条件有特殊要求,在学校招生章程或公布的招生计划中已经作了明确规定。比如,某所高校的一些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语文成绩达到80 分,那么语文成绩没有达到80 分的考生,填报了这样的专业,就等同于填报了无效志愿。例如某学校在招生章程中规定某一专业招收身高1.7m以上考生,1.7m以下的考生填报了就不会被录取。
错填志愿后,有时网上志愿栏内会显示“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的红色字样,表明这个志愿填报是错误的,一定要修改正确;但有的错误志愿,如志愿位置填报错误、科类填报错误、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报错误、招生范围和招生对象填报错误,只填报二志愿不填报一志愿,以及填报自身条件和学校招生章程要求不符的志愿,网上填报志愿系统都不会出现“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字样提示,考生对这些问题应格外注意。无论哪种错误,都有可能影响考生的正常录取,建议考生对照志愿草表逐一批次、逐一院校和专业志愿仔细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录取。
要避免填报无效志愿和错填志愿,除了要认真了解我省今年填报志愿的规定和要求,了解填报学校的招生录取规则,根据省招办公布的2020 年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外,考生还应认真填写志愿草表,正确上网输入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完志愿退出网报系统后,建议重新登录上网再次检查所填报志愿。如果发现无效志愿和错误志愿,要弄清楚原因,及时修改更正。
为什么不要轻易放弃填报后续批次的志愿和其他志愿?
招生录取是分批次按志愿进行的,不填报志愿就等于放弃了参与录取的资格。一般而言,考生不要轻易放弃填报后续批次的志愿。
为保证高校完生计划,省招委在划定各批次录取低控制分数线时,会按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划线,上线考生数会略大于招生计划数,因此各批次上线考生必然会有一部分落选。从近几年的录取情况看,有些高考成绩达到本科第一批批次线的考生,尤其是分数还比较高的考生,只填报第一批院校志愿,不填报本科第二批志愿,因各种原因,没有被第一批院校录取,由于没有本科第二批的志愿,就无法参与本科第二批次的录取。从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看,达到本科第一批批次线的考生只能表明有资格参与本科第一批院校的录取,并不是说达到本科第一批批次线就一定能录取到本科第一批院校。考生应该有风险意识,要充分利用批次划分和各批次志愿设置,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平行志愿可以减少考生落选风险,但不是“保险箱”,一旦陷入报考误区或报考不当,还是有落选可能。
多填一所院校就多一次投档机会。有些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志愿,不填其他志愿,这实际上也减少了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有的考生只填1 个或2-3 个院校志愿,没有将平行志愿填满,实际上就是减少了自己平行志愿投档机会。
考生如何填报征集志愿?填报征集志愿要注意哪些问题?
征集志愿由省招办统一组织,全省考生都在网上填报征集志愿,可以到县市招办指定地点上网填报,也可以自行在有条件上网的地点填报。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要注意以下问题:
注意时间和地点。每批次征集志愿时间已经对社会公布,填报截止时间一到,全省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建议考生尽早到达具备填报志愿地点或县市招办指定地点上网填报。
注意查看征集志愿计划信息。省招办在考生填报征集志愿的第一天下午3:00 之前,通过湖北招生信息网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县市招办和多家媒体也会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考生填报征集志愿要以省招办公布的当次征集志愿计划信息为准,在填报征集志愿院校代号的同时,必须填报用于区分专业类别的专业类别代码,不填报专业类别代码的为无效志愿。
注意自身条件和特殊招生要求。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批次线且没有被录取。有些院校征集志愿时提出了分数要求,分数不够的考生不要填报;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考生不要轻易填报注明了高收费的院校;艺术、体育考生只能填报自己达到专业合格标准的院校。
注意专业选择。征集志愿一般为平行志愿,征集志愿表上均不设专业志愿,考生填报了征集志愿就表明考生愿意服从院校的专业安排,有较强专业倾向的考生好查阅了解《湖北招生考试》杂志上公布的院校专业。
按网上填报志愿的10 个步骤和要求上网填报。
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排序很重要吗?
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看,院校的排序非常重要。实际上,考生填在同一批次的6个
或9 个院校志愿平行之中存在着先后顺序,院校排列的顺序也是计算机检索和投档的顺序。平行志愿投档时,计算机先将所有批次线上的未录取考生,分文科和理科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个考生都确定排序先后位置;再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按其所填的6 个或9 个院校依次进行检索。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排序在后的考生。
对单个考生而言,按排序轮到该考生投档时,就按考生填报的6 个或9 个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高校,档案就投出,不再对其后面志愿检索投档。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完成的。
对考生个人来讲,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所有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档到这些院校中志愿顺序排在前面的那一所有计划余额学校。因此,建议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将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对于有分类投档专业的院校,同一所院校的专业志愿对应的类别顺序就是这所院校不同类别计划的投档顺序,所以专业志愿的排序也很重要。
平行志愿投档时,考生的档案能否同时投到符合投档条件的多个院校,由考生任意选择录取?
不能。在平行志愿投档时,一个考生如果同时符合所填报的多所院校的投档条件,也只能投档到一所院校,考生不能在填报的院校中随意选择院校投档录取。平行志愿投档时
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所谓“遵循志愿顺序”就是在完生的高考成绩排序后,再依照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检索投档,考生一旦投档,计算机不再检索投档排序在后面的志愿,不再进行投档。即使考生的成绩超过了多所填报院校的投档线,也只能按填报的院校顺序检索、档案投到排在前面的院校。例如:某考生志愿为A、B、C、D、E、F 院校,其成绩达到了C、D、E、F 院校的投档线,投档到C 院校后,D、E、F 志愿就无效了,不再投档到D、E、F 院校;在录取过程中,如果该考生档案被C 院校退档,也不能再投到D、E、F 院校(因为D、E、F 院校与C 院校是同时投档录取)。
所以,平行志愿是一档一投,不是一档多投,考生每批次填报的多个平行志愿,多只能投档一次,投档到一所高校。在录取过程中,考生投档后如果因专业志愿填报不当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档,则不会再补投其他高校,只能参加填报生源不足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答案来源于:2020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问答
2020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阳光再次登录系统,再次查询志愿。退出网报系统后,为了确保志愿信息安全有效无误,考生*好重新登录网报系统,再次查看自己的志愿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