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1.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2)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准考证打印:
完成报考手续,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应当在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
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完成报考手续,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应当在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
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3.初试时间: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4.考试地点:
由当地报考点安排考场,具体事宜咨询所选报考点。
由当地报考点安排考场,具体事宜咨询所选报考点。
5.初试科目: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工程管理(MEM)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工程管理(MEM)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12月21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业务课二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全国统考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共七门;专业课试题由我校命题。具体专业的初试科目请参阅《广东工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全国统考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共七门;专业课试题由我校命题。具体专业的初试科目请参阅《广东工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我校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
2.所有拟录取的考生均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
3.复试前,我校各招生学院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以报名现场确认截止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再次进行审查(往届毕业生必须交验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原件在入学报到时交验),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应当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应当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4.复试包括专业知识、外语(含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素质考核三个部分。
5.以同等学力(以报名时为准)参加复试的考生(除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硕士外),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具体加试内容请参阅《广东工业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6.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由我校命题,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7.符合教育部加分条件的考生(须在复试报到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由招生学院进行严格审核)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高项加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高项加分。
8.所有拟录取的考生必须于我校规定时间内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
9.有关复试时间、地点、程序及其他具体要求可参阅我校于复试前公布的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复试通知。
2.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
3.复试成绩不合格;
4.体检不合格;
5.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不及格。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及奖励办法
助学金(元/生·学年) 学业奖学金(元/生·学年)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元/生·学年) 单项奖学金(元/生·学年) 国家奖学金(元/生·次)联合培养基地补助(校外)(元/月) 导师资助金 6000一等奖学金10000二等奖学金6000三等奖学金2000 12000(选拔) 200-1000(评审) 20000(评审) 1500左右(依据合作协议)由学院及导师(组确定,科研奖励上不封顶
说明:
助学金(元/生·学年) 学业奖学金(元/生·学年)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元/生·学年) 单项奖学金(元/生·学年) 国家奖学金(元/生·次)联合培养基地补助(校外)(元/月) 导师资助金 6000一等奖学金10000二等奖学金6000三等奖学金2000 12000(选拔) 200-1000(评审) 20000(评审) 1500左右(依据合作协议)由学院及导师(组确定,科研奖励上不封顶
说明:
1. 研究生助学金100%覆盖。
2.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第一年为新生奖学金,100%覆盖所有入学报到新生,参照考生的报考情况及考试成绩确定等级,一等奖学金比例一般约为15%,二等奖学金比例一般约为30%,优先考虑第一志愿报考。二、三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行动态管理,所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可参评,其中一等奖学金比例一般约为20%,二等奖学金比例一般约为25%,三等奖学金比例一般约为35%。
3.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可申请入选“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入选对象可获校、院二级研究生拔尖创新奖学金12000 元/年,并每年可申请1 次参加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交流
资助。表现特别突出者还可申请高100000元/年的经费资助前往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3
个月至1 年。此外,通过培育期满考核且特别优秀者其本人和导师(组)还可获得15000 元的表彰奖励。
资助。表现特别突出者还可申请高100000元/年的经费资助前往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3
个月至1 年。此外,通过培育期满考核且特别优秀者其本人和导师(组)还可获得15000 元的表彰奖励。
4. 研究生单项奖学金在二、三年级研究生中评定,包含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研究生文体活动菁英奖学金和研究生社会实践菁英奖学金等。
5. 导师资助金由学院及导师(组)确定,包括生活补助与科研奖励等。
6. 学校鼓励研究生兼任教学助理、科研助理、行政助理(简称“三助”)工作,给研究生提供实习和锻炼的机会,受聘研究生按劳取酬。
7.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派往与我校合作建设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课题的研究生,按研究业绩可获1500 元/月左右的交通补贴和生活补助,具体根据相关协议由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直接支付研究生。
8. 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以顺利完成学业。
(二)推免生奖助学金及奖励办法
1. 报读我校并被录取的推免生第一年直接认定获得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一等奖10000 元,并
给予助学金6000元/年。
给予助学金6000元/年。
2. 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在本人申请和导师同意前提下,根据《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修订)》相关规定,可优先入选我校“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并按(一)中第3 条标准奖励。入选对象中,被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优势重点学科和特色重点学科录取的学术型推免生,除获得上述资助以外,在通过第一年考核后,可向所在学院、学科或导师另行申请20000 元以上的经费资助,具体资助标准和条件由各学院制定。
重点学科类别 领域、学科名称 招生学院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攀峰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学院0802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能源学院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学院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设计学艺术与设计学院1305设计学 优势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学院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0814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化工学院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特色重点学科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学院0701数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学院0808电气工程热能工程材料与能源学院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工程学院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企业管理管理学院1202工商管理
重点学科类别 领域、学科名称 招生学院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攀峰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学院0802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能源学院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学院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设计学艺术与设计学院1305设计学 优势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学院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0814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化工学院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特色重点学科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学院0701数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学院0808电气工程热能工程材料与能源学院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工程学院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企业管理管理学院1202工商管理
3. 在学院录取的推免生中绩点高者,第一年将优先推荐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人。
(一)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我校2020年拟在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招收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研究生。申请者需参加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通过我校复试录取。研究生第一年在广东工业大学校内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起至毕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山基地)进行联合培养。招收的研究生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具体如下:
基地名称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中山基地机电工程学院0855机械(机械工程方向) 自动化学院0854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0858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方向)材料与能源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方向)信息工程学院0854电子信息(信息工程与集成电路方向)计算机学院0854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艺术设计学院0855机械(工业设计工程方向)
我校2020年拟在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招收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研究生。申请者需参加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通过我校复试录取。研究生第一年在广东工业大学校内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起至毕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山基地)进行联合培养。招收的研究生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具体如下:
基地名称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中山基地机电工程学院0855机械(机械工程方向) 自动化学院0854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0858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方向)材料与能源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方向)信息工程学院0854电子信息(信息工程与集成电路方向)计算机学院0854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艺术设计学院0855机械(工业设计工程方向)
(二)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介绍
我校2020年拟在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轻工化工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招收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研究生。申请者需参加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通过我校复试录取。研究生第一年在广东工业大学校内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起至毕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基地)进行联合培养。招收的研究生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具体如下:
基地名称招生学院招生专业代码招生专业名称 佛山基地 机电工程学院0855机械(机械工程方向)0854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方向)自动化学院0854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轻工化工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方向)信息工程学院0854电子信息(信息工程与集成电路方向)计算机学院0854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
我校2020年拟在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轻工化工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招收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研究生。申请者需参加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通过我校复试录取。研究生第一年在广东工业大学校内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起至毕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基地)进行联合培养。招收的研究生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具体如下:
基地名称招生学院招生专业代码招生专业名称 佛山基地 机电工程学院0855机械(机械工程方向)0854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方向)自动化学院0854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轻工化工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方向)信息工程学院0854电子信息(信息工程与集成电路方向)计算机学院0854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
(三)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介绍
我校2020年拟在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轻工化工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招收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研究生。申请者需参加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通过我校复试录取。研究生第一年在广东工业大学校内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起至毕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东莞基地)进行联合培养。招收的研究生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具体如下:
基地名称招生学院招生专业代码招生专业名称 东莞基地 机电工程学院0855机械(机械工程方向)125603工业工程与管理 自动化学院0858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方向)0854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轻工化工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方向)信息工程学院0854电子信息(信息工程与集成电路方向)计算机学院0854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 材料与能源学院0856材料与工程(材料工程方向)0858能源动力(动力工程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0857 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方向)
我校2020年拟在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轻工化工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招收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研究生。申请者需参加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通过我校复试录取。研究生第一年在广东工业大学校内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起至毕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东莞基地)进行联合培养。招收的研究生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具体如下:
基地名称招生学院招生专业代码招生专业名称 东莞基地 机电工程学院0855机械(机械工程方向)125603工业工程与管理 自动化学院0858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方向)0854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轻工化工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方向)信息工程学院0854电子信息(信息工程与集成电路方向)计算机学院0854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 材料与能源学院0856材料与工程(材料工程方向)0858能源动力(动力工程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0857 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方向)
(四)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介绍
我校2020年拟在自动化学院、轻工化工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招收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研究生。申请者需参加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通过我校复试录取。研究生第一年在广东工业大学校内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起至毕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省科学院)进行联合培养。招收的研究生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具体如下:
基地名称招生学院招生专业代码招生专业名称 广东省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0855机械(机械工程方向)自动化学院0854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轻工化工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方向)材料与能源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0857 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方向)
我校2020年拟在自动化学院、轻工化工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招收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研究生。申请者需参加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通过我校复试录取。研究生第一年在广东工业大学校内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起至毕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省科学院)进行联合培养。招收的研究生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具体如下:
基地名称招生学院招生专业代码招生专业名称 广东省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0855机械(机械工程方向)自动化学院0854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轻工化工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方向)材料与能源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0857 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方向)
1. 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2. 定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按协议书规定回原单位工作。
1.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 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地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或以假证明、假学历以及其他不真实材料报考者,将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3. 凡报考我校的考生如果因名额所限不能在所报专业内录取,我校尽量在校内相近研究方向或相近专业进行调剂录取,或推荐至其他院校。
4.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不举办任何科目的考前辅导班。考生可登录“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w.***.cn)”查阅或下载我校“2020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和“2019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试题(真题)”。
6. 我校将在“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w.***.cn)”上及时公布有关招生事宜,考生还可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网站客户端,第一时间掌握我校招生资讯,了解相关学科专业、导师等情况。
以上内容如因政策变动而与国家相关文件不一致时,按国家相关文件执行。热诚欢迎全国广大考生报考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以上内容如因政策变动而与国家相关文件不一致时,按国家相关文件执行。热诚欢迎全国广大考生报考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现场确认要求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