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业形势好。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需要大批建筑设计人才。
建筑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民经济保持7%的发展势头,这无疑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需要大量的建筑设计人才。技能型专业职业发展是很稳定的。
2、专业办学条件:以企业为依托,实现资源共享。
我院制定了完善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系列管理制度。有较完善的专业实训室,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拥有建筑实训工场、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基地(分校内和校外)、建筑与造价工程软件实训室、建筑测量实训室、建筑模型实习训室等多个专业实训场所。本专业主要实训设备资产总额约50余万元。同时本专业聘请成都建工集团等企业技术员担任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实训环节教学效果显著!
以上实训条件能满足本专业实训需求.各类必修实训开出率较高。校内实训室利用率高其中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利用率均达90%。除此之外,本专业还与多家校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为教学所用,并为企业提供后备人才。以期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
3、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校企合作,面向行业一线。
为了适应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和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专业教学实践的进程中,按学院的有关要求,我们不断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补充、调整和修订,使其更加符合当前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
从2005年正式批准成立本专业后,根据“实用、够用、管用”原则,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贯彻“学以致用”的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在理论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贴近行业的实践性特点,使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一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适应性增强。我们通过调研、座谈会、研讨会、专家访谈等形式,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实用。
2.加强实践性环节建设,学院内建立了设施较为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拓宽了学生的实习实训空间,将毕业实习、部分毕业设计及课程实训放在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参加工作时上手快、易适应环境。
3.加强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建设,要求教师深入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在实践中再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当一部分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取得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建造师、造价师等执业资格证书。拥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并在相应的一线岗位担任技术骨干。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适应现代行业的需要。如每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军训、校外的工地实习、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取得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等上岗证。
4、本专业培养目标: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面向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掌握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生产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生产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职业能力,能在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从事施工组织与生产、工程项目管理等职业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自主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毕业生情况:本专业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建筑装饰、建筑施工等领域,从事建筑设计、规划、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工程预决算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政府、科研院所、教育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5、专业特色:宽基础、重技能。
建筑设计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这是由建筑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对建筑师和工程师而言,专业的综合修养是决定今后职业发展高度的首要因素。我们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在当前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建筑人才市场面临结构性的供需不平衡。比如:一方面,建筑行业紧缺既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又有全面深厚理论功底的高端人才。如总建筑师和总工程师;另一方面,建筑行业也紧缺有较全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高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如施工员、测绘员、绘图员等。
针对这一特点,我院立足于职业学院学生进校的理论基础,整合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课程。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就业市场的需求,着重以建筑设计为核心构筑主要的专业平台,建筑技术为辅助方向。力求使该专业成为适应性很强的高技能、宽基础的特色专业。我系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面也突出高技能、宽基础的特点。学生毕业应达到“员”(设计员、施工员等)级水平,同时具有向“师”(建筑师、建造师)级水平过渡的理论基础。学生在到工作岗位工作3-5年后,应能达到“师”级的技术水平,担任相应岗位的专业工程师。
答案来源于:2020年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建筑设计专业(专科)
2020年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建筑设计专业专科专业优势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