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已解决问题

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要求

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要求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1-09-26 22:08:00 解决时间:2021-02-27 11:40

满意答案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人文素养选修课程。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1.公共基础课课程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厅〔2019〕6号)精神,按照《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标准,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开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的书法课,开设以集中军事训练和分散军事训练的思政课。

1.公共基础必修课

课程名称 课程概况
思想政治 学科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程目标 1.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优势,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3.坚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
6.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提高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6 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6
踏上新征程共圆中国梦 2
学业要求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
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课程目标 1.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2.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
3.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在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强调控情绪、自主自助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4.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主要内容 时代导航生涯筑梦 4 36
认识自我健康成长 8
立足专业谋划发展 4
和谐交往快乐生活 8
和谐交往快乐生活 6
规划生涯放飞理想 6
学业要求 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哲学与人生
课程目标 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问题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主要内容 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 8 36
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 10
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 8
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0
学业要求 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职业道德与法治
课程目标 1.正确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国家以及人生发展的作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懂得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意义;
2.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强化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和职业,都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念;
3.了解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
4.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形成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履行法定义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5.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热心公益事业,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6.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7.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主要内容 感悟道德力量 6 36
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6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4
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4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4
维护宪法尊严 4
遵循法律规范 8
教学要求 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语文 学科核心
素养
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
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专题1:语感与语言习得 188 342
专题2:中外文学作品选读
专题3: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专题4:古代诗文选读
专题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
专题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
专题7: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专题8: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职业模块 专题1: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 92
专题2: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
专题3:微写作
专题4:科普作品选读
拓展模块 专题1: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62
专题2:古代科技著述选读
专题3:中外文学作品研读
教学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整体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深刻领会并树立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要加强模块间的衔接与整合,与课程发展同步提高课程开发设计等专业能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化关键能力培养,加强必要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或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文字写作的素养。
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采用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组织形式,要打破时空与学科界限,有意识地加强课程内容与专业教育、职业生活的联系和配合,自然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创设与行业企业相近的教学情境,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提高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创设更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效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开展基于网络的多种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改善师生的互动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不断思考和探寻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新模式。
数学 学科核心
素养
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课程目标 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
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排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基础知识 216 350
函数
几何与代数
概率与统计
拓展模块一 基础知识 67
函数
几何与代数
概率与统计
拓展模块二 专题与案例 59
教学要求 1.落实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深刻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育人价值,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上。
2.突出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式。教师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学生认识规律和专业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采取低起点、重衔接、小梯度的教学策略。
3.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实践应用。教学中,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专业课程和职业应用的联系,创设或选择关联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选择或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以解决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培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重视利用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计算统计分析,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获取资源,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学习,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
英语 学科核心
素养
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自主学习
课程目标 1.职场语言沟通目标:在日常英语的基础上,围绕职场相关主题,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
2.思维差异感知目标:能理解英语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能理解英语在逻辑论证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在了解中西思维差异的基础上,能客观对待不同观点,做出止确价值判断。
3.跨文化理解目标:能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能了解中外文化及中外企业文化;能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
4.自主学习目标:能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能有效规划个人的学习,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能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提高学习效率。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自我与他人 216 350
学习与生活
社会交往
社会服务
历史与文化
科学与技术
自然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
职业模块 求职应聘 72
职场礼仪
职场服务
设备操作
技术应用
职场安全
危机应对
职业规划
拓展模块 自我发展 不作统一要求 49
技术创新
环境保护
教学要求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形成对外国优秀文化的正确认识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刻认识,拓展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2.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深刻领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和任务,开展活动导向教学,引导学生在解决真是问题与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3.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效整合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4.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应用。教师应根据英语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有意识加强英语课程与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活的联系,探索融合的教学新模式,重视学生语言实践英语能力培养。
5.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深度融合,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开展主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
信息技术 学科核心
素养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与责任
课程目标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个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60 90
网络应用
图文编辑
数据处理
程序设计入门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信息安全基础
人工智能初步
拓展模块 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 30
小型网络系统搭建
实用图册制作
三维数字模型绘制
数据报表编制
数字媒体创意
演示文稿制作
个人网店开设
信息安全保护
机器人操作
教学要求 1.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要为学生创设感知和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境,引导学生将问题与技术融合关联,找出解决方案,提炼计算思维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将其作为实施项目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分析思考、实践验证、反馈调整、逐步形成计算思维。
2.立足岗位需求,培养信息能力。结合学生专业,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以实践项目为引领,以典型任务为驱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引导学生关联信息技术与职业知识,掌握岗位和任务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
3.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基础模块打好信息素养基础,分层实施知识性教学,注重运用信息工具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和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拓展模块强化职业岗位情境中的实践技能训练,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完成相关的职业任务,培养所需的综合与迁移能力。
4.创设数字化学习情境,强化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理念,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情境,有机融合各种教学要素,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与诊断分析,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实践,促进教与学的立体互动。
历史 学科核心
素养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和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释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在认识现实社会或职业问题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3.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能够尝试搜集、整理、运用可信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现实问题。
4.能够依据史实与史料对史事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对同一史事的不同解释加以评析;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解释;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判现实社会与职业发展中的问题。
5.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认识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形成民族认同和正确的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解并认同中华先进文化,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四个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养成良好职业精神,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42  
世界历史
拓展模块 自主开发 18
教学要求 1.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既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专门培养,也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
2.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做中教、做中学,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注重历史学习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融合。教师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境,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教师实时、动态监测与评价学习过程与结果,提供及时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深度学习。
艺术教育 学科核心
素养
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文化理解
课程目标 1.通过课程学习,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运用观赏、体验、联系、比较、讨论等方法,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表现,识别不同艺术的表现特征和风格特点,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艺术的风采。
2.结合艺术情境,依据艺术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根据一个主题或一项任务,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或方法进行创意表达,尝试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美化生活,具有创新意识与表现能力。
4.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品,认识文化与艺术的关系,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音乐鉴赏与实践 30 60
美术鉴赏与实践
拓展模块 歌唱、演奏、舞蹈、设计、中国书画、中国传统工艺、戏剧、影视、其它 30
教学要求 1.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正确把握课程性质与任务、目标与内涵,认识到四项学科核心素养既独立又融通,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教师要结合学情,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单项核心素养培养,也注重综合培育。
2.深入分析艺术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课程衔接整合。基础模块重视知识积累,丰富审美体验,加深艺术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艺术鉴赏与实践能力,服务终身发展。拓展模块满足多元化发展需求,突出差异性和层次性,激发兴趣,提升艺术潜能。
3.遵循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坚持“做中学、学中做”,创设合适教学情境,合理运用教学策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拓展时空,丰富手段,优化课题教学,提升教学成效。
4.积极适应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体育与
健康
学科核心
素养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精神
课程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谁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体能 36 85 216
健康教育 18
拓展模块一 限选2项运动技能 90 35
拓展模块二 任选(学校自主确定) 72 34
教学要求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品格的培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体现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精髓和内容,将体育教学过程变为目标、内容和方法有机融合的综合教学过程。
2.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教师应加强运动技能形成的学理研究,具有难度递进的意识,优化设计运动技能模块的教学过程。要研究在技能教学中渗透学习知识或原理的方法,探索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方法。保证运动负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3.把握课程结构,注重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师要把体育安全放在首位,通过项目模块选修、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等方法,因材施教,力争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掌握并运用各项体育素质的基本原理和练习方法,采用多样方式进行体能教学。要根据所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和拓展健康知识。
4.强化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体能教学实践的针对性。根据体制健康标准,结合学生现状,采用多种锻炼方法,提升学生体能,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体能锻炼效果和改进计划。讨论研究常见职业性疾病的防治、职业安全等主题。
5.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创设多元化情境,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激发学习热情,鼓励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深入学习,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学习。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体育与健康教育平台,营造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心理健康 基本理念 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健康知识和技能;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有效的交流能力,掌握缓解压力等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进一步了解青春期保健知识,认识婚前性行为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主要内容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食品选购基本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
2.疾病预防:
36
教学要求 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有一定灵活性,如遇在下雨(雪)或高温(严寒)等不适宜户外
劳动专题
教育
基本理念 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
课程目标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思想观念。
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主要内容 1.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2.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
3.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16
教学要求 1.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2.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做好校园环境秩序维护,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
3.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提升创意物化能力,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体认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都能出彩。
物理 学科核心
素养
物理观念及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实践与技能、科学态度与责任
课程目标 1.了解物质结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能用其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并能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用恰当的模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能对常见的物理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能运用科学证据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追求技术创新。
3.掌握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能对记录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正确结论;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规范操作、主动探索的意识和意愿,具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及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知识领悟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物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运用,步具有工程思维和技术能力,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技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探究设计的意识,初步具有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验证方案、收集证据、结果验证、反思改进的能力。
4.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品质;具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恶和能力,能基于正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耐心倾听他人意见;了解物理与科技进步及现代工程技术的紧密联系,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我国传统技术及当今处于世界领先水半的科技成果,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初步行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形成节能意识、环保意识,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运动和力 12 30 45
功和能 6
热现象及能量守恒 4
直流电及其应用 5
电与磁及其应用 12
光现象及其应用 4
核能及其应用 2
拓展模块一 (机械建筑) 36 10
拓展模块二 近代物理及应用简介 2 5
物理与社会环境 2
物理与现代科技 5
教学要求 1.确定教学目标,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根据职业教育特点,以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导向,把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把物理观念及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实践与技能、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内容的学习全面对接,并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
2.重视情境创设,突出物理知识应用。创设体现物理概念的情境,帮助学生实现从经验性常识向物理概念的转变;创设体现物理规律的情境,提升学生对物理规律本质的认识;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我国多项超级工程,让学生感悟物理知识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的突出作用,体验我国科技、国防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3.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操作技能。契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凸显物理学科特征,形象生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实操能力、提高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严谨作风和科学态度。
4.加强信息技术运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作用,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做好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说明 1.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教育,学校将通过专题讲座或活动的形式,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军训)中,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精心组织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并与德育教育和就业教育相结合,纳入学生管理和共青团的工作范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3.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之中,利用下雨(雪)或高温(严寒)等时段进行,每学期保证6课时以上。
                     

2.公共基础选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诵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开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养成良好品德,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内容:
国学部分:修身之道、六艺之美、交往之则、家庭之伦、师友之亲、劝学之谏、为学之法、入世之观、立业之章。书法部分:书体的演变历史、汉字基本笔画、汉字偏旁部首、汉字间架结构。
教学要求:
1.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2.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3.关注教学过程;
4.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5.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36
2 职业素养创新创业 以中职类学生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创业与就业要求为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
1. 职业价值观;
2.职场道德;
3.职场礼仪;
4.职场沟通;
5.职场协作;
6.时间管理;
7.情绪管理。
教学要求:
1.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
2.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
3.课程贯彻“体验式教学”,构建“体验-理解-对话-反思”的教学模式,遵循“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原则。
15
3 心理健康 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有效的交流能力,掌握缓解压力等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进一步了解青春期保健知识,认识婚前性行为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1.心理健康:合理宣泄与倾诉的适宜途径,客观看待事物;人际交往中的原则和方法,做到主动、诚恳、公平、谦虚、宽厚地与人交往;缓解压力的基本方法;认识竞争的积极意义;正确应对失败和挫折;考试等特殊时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
2.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青春期常见的发育异常,发现不正常要及时就医;婚前性行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避免婚前性行为。
3.安全应急与避险:网络交友的危险性。
15

(二)专业(技能)课程1.专业核心课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汽车文化 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能简述汽车名人事迹、汽车运动等相关知识;了解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和名车车标的相关知识。 40
2 新能源汽车概论 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国内外新发展动态和国内相关政策;掌握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了解电动汽车常用的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工作特性;了解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了解电动汽车常用驱动电机的基本结构原理与驱动特性;掌握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的基本计算方法;了解电动汽车保养和维护的相关知识。 34
3 汽车定期维护 (一)了解汽车的类型、牌号;掌握汽车各系统与总成的名称、作用、基本结构和连接关系,能初步分析汽车基本结构,能完成新车交车前检测(PDI检测),能完成汽车5000公里以内的各级维护,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二)掌握汽车相关零部件的检查和调整。能完成汽车40000km以内的维护工作,能进行车轮换位、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汽车电气系统工作情况检查等车辆维护作业。 34
4 新能源使用与维护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以纯电动汽车常见故障为学习对象,以《汽车电子控制电路分析》、《动力电池技术与电池管理技术》、《动力电机技术及其控制技术》等课程为基础,任务是使学生对纯电动汽车的机械构造和电子控制系统的构造和性能进行了解和掌握,并掌握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柴油机车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区别。对纯电动汽车的使用和维修的一般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初步学会动手检测、调试、和维修纯电动汽车的常见故障,为今后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设备管理、营销、服务和维修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5 汽车机械基础 了解常用传动机构的构造、原理和液压传动相关知识。掌握汽车中常见传动机构工作原理,具备正确识读汽车零件图的能力。 60
6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了解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汽车常用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性能检测。能够熟练运算简单的直流电路。 68
7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发动机 90
8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结构、功能,掌握底盘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汽车底盘各总成 102

2.专业(技能)方向课

9 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熟练运用汽车检测设备检测发动机机械系统零部件的技术状态,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系统简易故障 85
10 汽车传动系统维修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和主要零部件的作用,确正确使用、维护和就车检测自动变速器;能拆卸、装配和检验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等总成,能排除普通传动系统简易故障。 34
11 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 掌握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拆卸、装配和检验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各总成部件,掌握ABS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排除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简易故障 34
12 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 掌握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等发动机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控发动机供油、点火、进排气、控制等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运用汽车检测设备检测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的零部件,能排除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简易故障 136
13 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 掌握汽车照明、仪表、中控门锁、天窗、喇叭、雨刮、安全气囊等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正确运用汽车电路图、维修手册,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基本工具、设备拆卸、检查、装配车身电气设备总成部件,能排除汽车车身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68
14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 掌握汽车空调(含自动空调)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汽车空调系统检修工具、设备进行制冷剂的回收、净化和加注作业;能拆卸、装配和检验汽车空调系统各总成部件及控制系统,能排除汽车空调系统简易故障。 68

(1)汽车机修技能方向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和底盘的构造以及维修与检测设备、维修资料使用方法等,能初步分析汽车发动机和底盘比较综合的故障,能够诊断与排除电控发动机和底盘的一般故障。 102
2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检修 本课以目前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之一,亦即动力电池及电源管理为教学内容的主题,内容涵盖电动汽车各类动力电池结构、原理、特点、检测及电源管理,采用情境模式编写,每个情境划分若干项目,每一个项目结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某一种应用,针对性地详解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内容深入浅出,迅速了解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相关新技术及应用情况,不仅满足高职院校教学需要,而且也适合对电动汽车感兴趣的人们阅读和学习。结合企业新的科学技术前沿,并且真实地再现了企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新颖,选材得当,贴近电动汽车应用的前沿 68

(2)汽车装配与性能检测技能方向加工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掌握汽车性能基本原理;掌握汽车检测流程、检测规范、常见的检测技术方法和标准,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管理知识;能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前照灯、尾气、侧滑性能等进行正确的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并依据检测结果给出维修意见。 102
2 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熟练掌握常用汽车专项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知道各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能对各种汽车检测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简单的调试。 68

3.专业选修课

(1)汽车装调工;

(2)汽车修理工;

(3)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4)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

(5)其他。

4.顶岗实习(450学时)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

答案来源于: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21-02-27 11:40
JE技校网推荐内容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关注排名全国排名:1493 四川排名: 22 成都排名: 11

技校中专招生

大学招生信息

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名称开设学校学制地址
汽车运用与维修石家庄市栾城职教中心3--
汽车运用与维修日照市工业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白河县职教中心2+1--联办、委托--
汽车运用与维修上海大众工业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郑州财经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四川省南充外事学校3年--

类似问题答案

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发展性--是对心理健康课程根本的定位所在。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答案来源于:20(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答案来源于: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核与评价
七、考核与评价考核方式11.考核评价=过程评价20%+课后作业30%+团队创业计划书撰写50%;2.过程评价:采用学生出勤,学生作业,课程综合考核相结合;3.课后作业:根据上交作业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合理给分;4.团队创业计划书撰写:撰写创业计划书是创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创业计划书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所发现的创业机会,对创业的全过程进行设计(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与其它
五、教学资源与其它序号教学资源类别教学资料基本信息1文字教学资源教材;PPT课件;配套的创业相关杂志及图书资料2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创业实战软件、创新思维测评软件、创业潜能测评软件、创业知识学习软件、创业信息平台软件。3教学保障多媒体教学设备正常运行;案例、教学材料做好准备,同时需要做好课堂上学生的组织互动工作答案来源于: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实训实习室
1.校内实训实习室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汽车电工电子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实训室、汽车空调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实训实训室、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场、汽车综合实训室等实训室,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工具(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汽车装配与性能检测技能方向加工课程设置及要求
(2)汽车装配与性能检测技能方向加工课程设置及要求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掌握汽车性能基本原理;掌握汽车检测流程、检测规范、常见的检测技术方法和标准,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管理知识;能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前照灯、尾气、侧滑性能等进行正确的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并依据检测结果给出维修意见。1022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熟(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汽车机修技能方向课程设置及要求
(1)汽车机修技能方向课程设置及要求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和底盘的构造以及维修与检测设备、维修资料使用方法等,能初步分析汽车发动机和底盘比较综合的故障,能够诊断与排除电控发动机和底盘的一般故障。1022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检修本课以目前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之一,亦即动力电池及(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从事汽车维修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在汽车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汽车常规维护与保养、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汽车性能检测及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结合汽车专业领域1+x证书制度的技能标准化培养多元化技能人才。本专业根据区域产业发(阅读详细内容)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