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
总分为150 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文学理论75 分,语言理论75 分。四、试卷题型结构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述题3小题,每小题10,共30分;论述题1大题,25分;总共75分。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5小
题,每小题4,共20 分;论述题2 小题,第1 道题15 分,第2 道题20 分,
共35分;总共75分。Ⅲ.考查分为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考查目标]
文学理论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文学基本原理的科学,本门课的考试出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民族文学现象,尤其是结合蒙古文学现象和具体创作实践,涵盖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文学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方方面面的内容。
1. 准确识记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
2. 正确理解和阐释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 能够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分析、解读、论述文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掌握文学理论的性质和作用;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建立,发展及其指导意义。
二、文学的特征
文学与生活/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的特征/艺术形象与典型形象。三、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文学作品的内容/文学作品的形式/文学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四、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的形成与演变/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
五、创作过程
创作准备/创作的三个阶段/形象思维与典型化六、创作方法
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派/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
七、文学风格与流派
文学风格/文学流派/风格的多样性八、文学的民族特点
民族文学的界定与文学的民族特点/构成文学民族特点的内容要素/构成文学民族特点的形式要素/文学的民族化问题
九、文学的历史发展
文学的起源与发展/文学遗产的继承与革新十、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的性质/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欣赏的“共鸣”现象/文学欣赏与创作的关系
十一、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性质与任务/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与欣赏的关系
第二部分:语言学概论[考查目标]
1. 准确识记语言学概论的基本知识。
2. 正确理解语言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 能够运用语言概论分析语言理论和实践问题。一、语言学概述
1. 语言学分类
2. 重要流派
3. 语言学任务二、语言的本质1.语言与言语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3.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4. 语言是思维工具
三、语言起源和发展1.语言起源
2. 语言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3. 语言系统的发展
4. 语言分化和统一
5. 语言接触四、语音
1. 语音的自然性
2. 语音分类
3. 语音的社会性
4. 音位结合
5. 重音、声调、语气
6. 语音变化五、语义
1. 语义的性质及其主要框架
2. 第二节词的词汇义
3. 语义场和义素分析
4. 语义关系六、词汇
1. 词汇单位
2. 词汇分类七、语法
1. 语法及其性质
2. 语法的意义和形式八、词法
1. 构词法
2. 词类九、句法
1. 语法单位
2. 语法范畴
3. 语法的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
4. 语法方法
十、语言的分类
1. 世界语言的概况
2. 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3. 语言的谱系分类十一、文字
1.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