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时间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申报协议书》的相关规定,培训周期定为2019年6月22日至2019年9月20日,培训总时长共90天,其中,集中授课30天。
具体培训安排为:
2019年6月22日举行开班仪式
2019年6月22日-2019年7月25日(集中授课、鄂西现场教学)
2019年7月26日-2019年9月18日(自由创作)
2019年9月下旬(课程总结、展览、结业)
(二)项目实施地点
1.集中授课地点:中南民族大学
2.项目交流、采风、创作等实践地点:鄂西等地区
(三)课程设置
1.理论研修
根据培养的目标开设不同主题的讲座,通过系列讲座和系统的学习,让学员了解民族文化、掌握吊脚楼的建造技艺、工艺特色,学习吊脚楼发展演变的历史、地域特征现状,进而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改造、传承与创新有更深刻的理解。
2.专业实践
通过《土家族民族文化研究》、《土家族传统知识的现代利用与保护研究》、《土家族建筑艺术的特色》、《南方干栏建筑的创新研究》、《土家族传统工艺美术》、《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专题》、《鄂西吊脚楼营造技艺》、《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创新设计》等课程,全方位提升学员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能力。
3.采风调研
根据培训内容,前往鄂西土家族村寨实地考察吊脚楼营造技艺,与吊脚楼建造技艺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学习,在建造现场动手深入实践,通过体验式教学,提升技艺水平,提升创新与再设计的能力。
4.主题创作
根据项目要求和指导老师意见进行创作,提交的设计概念、电子展板、实物模型等,统一按照“组名-主题-作者姓名”形式命名提交(单独、小组集体提交皆可)。
(四)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
出勤占20%;阶段创作(论文、草图、方案、模型与作品小样等)占30%;终完成创作占30%;参加展览、发表作品占20%。
培训期满,经评定、考核成绩合格的学员将录入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库,在国务院备案,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结业证书》,并成为吊脚楼技艺传承保护与设计的国家储备人才。
(五)师资力量
师资团队简介:
1.项目负责人:赵衡宇
2.项目联络人:刘占勇
3.培训教师(排名不分先后)
段超: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柏贵喜: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敏: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彬: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周少华: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赵衡宇:中南民族大学建筑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张志纲:中南民族大学教师、漆艺与木艺专家
李先逵:原建设部科技司、外事司司长、著名建筑专家
胡惠琴: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过伟敏: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立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导
朱世学:恩施州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谢一琼:咸丰县文化馆馆长、研究员
万桃元:鄂西吊脚楼非遗传承人
谢明贤:鄂西吊脚楼非遗传承人
熊国江:鄂西吊脚楼非遗传承人
姜胜健:鄂西吊脚楼非遗传承人
李永强:鄂西木雕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
等等
(六)培训成果展示
学员优秀作品(或演出)将于 2019 年 9 月下旬,在武汉光谷美术馆、鄂西等地进行展览。
(七)学员管理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学员入选后,将针对每位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与结业评价。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培养计划:
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的;
2.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3.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
2019年中南民族大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成绩评定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