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已解决问题

2019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课程考试大纲鱼类的性腺发育规律

2019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课程考试大纲鱼类的性腺发育规律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1-08-01 06:39:00 解决时间:2018-12-28 17:16

满意答案

一、鱼类的性腺发育规律

1、卵子与卵巢的结构与发育

(1)卵子发育过程:

卵原细胞增殖期:经过若干次有丝分裂,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分裂,开始生长,向卵母细胞过度。(第1期卵巢)

卵母细胞小生长期:卵母细胞原生质增加,体积增大,细胞核出现(第2期卵巢)

卵母细胞大生长期:卵黄和脂肪大量积蓄,体积大大增加。(第3期卵巢)

生长成熟期:体积不再增大,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能对外界激素作用产生成熟反应。

生理成熟期:卵粒从滤泡膜之间脱落,掉入卵巢腔(排卵)。(第5期卵巢) l

卵母细胞退化期:卵黄液化,细胞核溃散,放射膜增厚。(第6期卵巢)

卵原细胞增殖期:经过若干次有丝分裂,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分裂,开始生长,向卵母细胞过度。(第1期卵巢)

卵母细胞小生长期:卵母细胞原生质增加,体积增大,细胞核出现(第2期卵巢)

卵母细胞大生长期:卵黄和脂肪大量积蓄,体积大大增加。(第3期卵巢)

生长成熟期:体积不再增大,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能对外界激素作用产生成熟反应。

生理成熟期:卵粒从滤泡膜之间脱落,掉入卵巢腔(排卵)。(第5期卵巢) l

卵母细胞退化期:卵黄液化,细胞核溃散,放射膜增厚。(第6期卵巢)

(2)卵巢发育过程分期:

第I期:半透明的细线状,肉眼不能区分雌雄。鱼类I期卵巢终生只出现一次。

第I期:半透明的细线状,肉眼不能区分雌雄。鱼类I期卵巢终生只出现一次。

第Ⅱ期:扁带状,肉红色,肉眼看不到卵粒,卵巢中以小生长期的卵母细胞为主体。

第Ⅲ期:块状,淡青灰色,肉眼可见到卵粒,卵巢中以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

第Ⅳ期:长囊状,青灰色,血管清晰、充满体腔,卵粒大而明显,易分离。此时细胞内已充满卵黄颗粒。

第V期:青灰色,松软,卵巢内充满成熟卵子,呈游离状态,极易被挤出或自行流卵,大量卵子进入卵巢腔,完成排卵过程。

第V期:青灰色,松软,卵巢内充满成熟卵子,呈游离状态,极易被挤出或自行流卵,大量卵子进入卵巢腔,完成排卵过程。

第Ⅵ期:卵巢缩小,呈深红色,其中有许多残卵。

2、精子与精巢的结构与发育 l

(1)精子的结构与发育

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个体很小(头部直径1-2.5微米)。 l

发育分为4个时期、共6个分期时相:

精原细胞繁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 l

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个体很小(头部直径1-2.5微米)。 l

发育分为4个时期、共6个分期时相:

精原细胞繁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 l

(2)精巢发育过程分期:

第I期:细线状,半透明,肉眼不能辨别雌雄,精巢中存在分散的精原细胞。此期精巢在鱼类一生中只有一次。

第I期:细线状,半透明,肉眼不能辨别雌雄,精巢中存在分散的精原细胞。此期精巢在鱼类一生中只有一次。

第Ⅱ期:细带状,半透明,肉眼可以分辨雌雄,精巢内精原细胞增多,排列成群。

第Ⅲ期:圆柱形,粉红色,精巢内主要存在大量初级精母细胞。鱼类排精后一般就退回到此期。

第Ⅳ期:袋状,乳白色,精巢中有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

第V期:块状,丰满,乳白色,其中充满大量精子及部分变态期的精子细胞。轻压腹部,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

第V期:块状,丰满,乳白色,其中充满大量精子及部分变态期的精子细胞。轻压腹部,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

第Ⅵ期:枯萎缩小,细带状,淡红色,挤不出精液,精子已排出,精巢中仅有少量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及残留的精子。

3、性腺的成熟过程

性周期:指鱼类性腺成熟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周期变化的现象。

性周期:指鱼类性腺成熟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周期变化的现象。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18-12-28 17:16
最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