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不受理其申请。
(二)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的申请者不予录取。
(三)未经复试或复试成绩不及格的申请者不予录取。
(四)入学前未取得学士学位和本科毕业证书,或受到处分的,取消录取及入学资格。
(五)对在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复试资格,对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和学籍,由推荐单位按学生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六)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七)其它事宜,依照《云南大学2019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的规定执行,请考生认真阅读。
附: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简介
2015年12月,在推进“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建构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治理模式中,云南大学整合原民族研究院、原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原发展研究院社会学研究人员,成立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学院作为学校的常设教学科研机构,内设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边疆学研究所、社会工作研究所以及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11个子机构。学院同时承担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省民族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学科群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末,以方国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历史学学派和以吴文藻先生为代表的社会人类学学派汇聚于此,建构起既具中国特色又有全球视野的学科高地,先后汇聚了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林耀华、杨堃、江应樑、田汝康等享誉世界的大师,建立了“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研究室”即学界称誉的“魁阁”学术共同体模式,开创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学科史上的“魁阁时代”,产生了《云南三村》、《生育制度》、《祖荫下》、《芒市边民的摆》、《彝族简史》、《傣族史》等一批学术经典,留下了“报国情怀、社会担当、扎根田野、自由讨论、团队精神、传承创新”的“魁阁精神”,奠定了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学科群悠久而优秀的学术传统。
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恢复重建的过程中,云南大学于1981年获准中国民族史博士授权,成为全国早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机构之一;于1987年获准设立人类学本科专业,为中国率先恢复人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于1990年恢复重建了社会学专业;于1992年获准开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成为全国早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的10所高校之一。目前,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建设有民族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民族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宗教学(哲学)学科硕士点、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MSW),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一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民族学学科在教育部历次评估中始终名列前茅。2001年获准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2年获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学科为第一名,是全省和西南地区唯一排列全国第一的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中,民族学获A+等级。2017年被国家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2019年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其它事宜,依照《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的规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