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须修满27学分。其
中:基础理论课11 学分、专业核心课4 学分、专业选修课12 学分。其它必修环节包括文献阅读、学术报告、助研助教、社会实践等。
1202工商管理
一、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严谨学风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本学科上掌握管
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全面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工商管理学术研究或企业管理实践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创业能力。能够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工商管理的现实问题。能从事工商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国际化经营部门、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方向
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点设立以下培养方向:
1、会计学
2、企业管理
3、技术经济及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
三、学制与培养方式
1、学制
工商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符合条件可2年毕业,学业年
限长不得超过5年。
2、培养方式
(1) 工商管理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制,导师要在研究生入学一月之后,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兴趣、学术专长、知识结构、就业打算,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方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南,为所指导的研究生制订系统的培养计划。
(2) 工商管理研究生必须按培养计划,通过工商管理各科课程的考试,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工商管理研究生在读期间,要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积极主动参加科研项目,并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按学位论文要求撰写学位论文,论文答辩通过者,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3)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部组织制定和监督培养计划的实施,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具体负责实施培养计划,并要对培养计划中所涉及到的条件、设施提供保障;为研究生培养的校企合作、与国内高水平大学或国外大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奖助体系提供平台。为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和论文答辩等各项工作提供环境,确保培养质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工商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须修满27学分。其中:基
础理论课11 学分、专业核心课4 学分、专业选修课12 学分。其它必修环节包括学术报告、科研实践、社会实践、文献阅读等。
020205产业经济学一、培养目标
产业经济学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严谨学风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较扎实掌握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理论,具有良好知识结构与独立工作能力;能从事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
各级政府综合管理部门、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银行及金融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或者在经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
二、培养方向
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点设立以下培养方向:
1、国际石油经济与贸易
2、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
3、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4、产业组织与政策
三、学制与培养方式
1、学制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长不得超过5年,允许符合条件
者2年毕业。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2、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理论学习和科研工作、经济社会实践相结合,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着力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1) 实行导师制。指导教师应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 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导师组的集体指导作用。
(3) 在导师指导下系统性地进行课程学习。课程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学生自学、社会调研、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等多种方式,注重研究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4) 严格考核,建立健全淘汰制度,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5) 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求学生应精读或选读程度不同的中外产业经济学科的经典原著、专业文献资料。
(6) 积极参加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有关课题的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科学研究的程序,掌握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锻炼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产业经济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须修满27学分。其中:
基础理论课9 学分;专业核心课4 学分;专业选修课14 学分。其它必修环节包括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参加学术报告会等。
0820Z1石油工程管理一、培养目标
该学科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严谨学风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扎实 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学术前沿,掌握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技术,具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从石油工程实践中提炼管理研究问题,能够开展本学科学术研究和独立从事石油工程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毕业后可进入石油行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或进入各类决策、咨询和研究机构从事管理咨询与研究工作。
二、培养方向
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石油工程管理硕士学位点设立以下培养方向:
1、油气藏经营管理
2、油气安全与战略管理
3、油气工程系统管理与优化决策
4、油气资源评价与项目管理
5、石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三、学制与培养方式
1、学制
学制3年,符合条件可2年毕业,学业年限长不得超过5年。
2、培养方式
(1) 实行指导教师与硕士生的双向选择制度,加大指导教师的遴选力度,提高硕士生的学习和科研积极性。
(2) 实行导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硕士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于硕士研究生入校后1 个月内,由导师与硕士研究生共同商议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
(3) 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4) 指导教师既要管教,又要管导,做好硕士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帮助硕士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术观。
(5) 课程学习采用听课、自学、辅导、案例讨论等方式,通过文献阅读、参加学术报告会和课题研究等途径,不断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6)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6)积极探索硕士生的中期综合考核以及相应的淘汰机制,强化硕士生培养的质量标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石油工程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须修满27学分。其
中:基础理论课11学分、专业核心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12学分。
085239项目管理(专业学位)
一、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项目管理领域主要面向建设工程、信息工程、制造工程、能源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工程行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项目管理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本学科上要全面掌握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技能、工具,具备较为扎实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与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现代项目管理手段;能从事各行各业的各类项目的组织、控制、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
二、学制与培养方式
1.学制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符合条件可2年毕业,学业年限
长不得超过5年。
2、培养方式
(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应根据培养目标,结合研究生兴趣特点、前置学历的专业背景,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还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完整的培养方案。包括课程选择、实践、实习、助研、助教、学术交流和学位论文。
(2) 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实行半和不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以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 个月;实践教学结合单位科研生产活动进行。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全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践教学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时间为4-6 个月。
(3)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组织的工作实际,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的拓展,要以案例教学为主,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部组织制定和监督培养计划的实施,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具体负责实施培养计划,并要对培养计划中所涉及到的条件、设施提供保障;为研究生培养的校企合作、与国内高水平大学或国外大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奖助体系提供平台。为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和论文答辩等各项工作提供环境。
24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6学分。课程学习的学分包括公共基础理论课学分不
少于8学分,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专业核心课
不少于6学分;实践教学中校外实践教学6学分,校内实践教学不计学分。
085236 工业工程(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本学科上掌握现代工业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本领域某一方向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生产或服务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等环节从事系统设计和计划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人因工程和工作设计、项目管理、经济学分析和管理系统设计等工作。
二、学制与培养方式
1. 学制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符合条件可2年毕业,学业年限
长不得超过5年。
2. 培养方式
(1)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实行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科研创新、科学伦理、学术道德、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途径。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应承担相应责任。
(2)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积极认真完成培养各个环节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要求,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入校后1 个月内,与导师共同商议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通过听课、自学、质疑、案例分析等学习方式,理解掌握相关课程知识体系;完成导师指定读物的学习与修炼,通过文献阅读并定期组织进行交流讨论,提高自学能力、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校期间参加或选听学术报告,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与导师商议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参与学位论文开题论证、中期答
辩,按时按质完成学位论文,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达到申请学位学术成果的基本要求。
(3) 根据培养目标,实施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学院把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依据,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拓宽知识基础,培育人文素养。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成立课程教学小组,加强方法论学习和训练,加大课程的教学训练强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民主氛围,促进课程学习中的教学互动。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建立以教学督导为主、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监督机制,对研究生教学活动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
课堂教学融入创新教育理念,重视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各类研究生课程学习交流活动;发掘研究生创新潜能,鼓励研究生主动思考,自主提出
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完善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通过跨学科、跨院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研究生。
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实行半和不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以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 个月,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如前沿讲座、实验课程、选题与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结合单位科研生产活动进行。在职工程硕士应具有从事个人改善行为和领导QC小组完成改善案例的经历。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全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践教学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时间为4~6个月。
24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6学分。课程学习的学分包括公共基础理论课学分不
少于8学分,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专业核心课
不少于6学分;实践教学中校外实践教学6学分,校内实践教学不计学分。
085240物流工程(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本学科上掌握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熟悉物流管理的国际惯例;具备对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进行规划、分析、优化与评价,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物流管理理念、技术、设备开发和应用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从事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管理以及区域物流管理的工作。
二、学制与培养方式
1. 学制
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符合条件可2年毕业,学业年限
长不得超过5年。
2. 培养方式
(1)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研究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和双导师制。
导师在研究生入校后1 个月内,应根据培养目标,结合研究生兴趣特点、前置学历的专业背景,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还应结合工作实际,由导师与硕士研究生共同商议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包括课程选择、实践、实习、助研、助教、学术交流和学位论文等。
(2) 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实行半和不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以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 个月。培养过程的前沿学术讲座、实验课程、选题与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结合单位科研生产活动进行。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全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践教学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时间为
(3)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紧密结合物流行业和石油行业的特色,教学突出案例教学,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在案例的选取中注意拓展物流工程知识的同时要关注体现石油企业物流的特点。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组织制定和监督培养计划的实施,经济管理学院具体负责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培养计划实施需要的条件和保障;为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创造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交流合作的条件、建立奖助体系,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4~6个月。
24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6学分。课程学习的学分包括公共基础理论课学分不
少于8学分,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专业核心课
不少于6学分;实践教学中校外实践教学6学分,校内实践教学不计学分。
1251 工商管理硕士(M A)一、培养目标
培养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具有人文精神、油气工程技术背景和现代企
业经营理念,系统掌握工商管理理论与方法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商业道德,勇于开拓、善于合作、敢于创新,自觉维护社会公德、遵纪守法。
2、掌握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与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善于跟踪管理理论发展方向和管理实践研究前沿。
3、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惯例与规则。
4、能够针对工商企业管理实际综合运用管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够独立承担企业各级管理工作。
5、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处理工商管理对外事务的基本能力。
6、身体健康,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心理素质。
二、学制与培养方式
1、学制
采用学习和在职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学制3 年,符合条件可2 年毕业,学业年限长不得超过5 年。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MBA 研究生需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完成MBA 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方能毕业并获得MBA 学位。
2、培养方式
(1) 实行“双导师制”。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MBA 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每一位MBA 应有一名校内全职导师和一名校外兼职导师,两位导师分工合作,共同为MBA 研究生提供管理理论和实践指导,确保MBA 教育培养质量。
(2) 实行学分制。MBA 研究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MBA 研究生必须修满47 学分(720 学时):基础课14 学分;必修课23 学分;方向选修课不少于8 学分;实践课程不少于
2学分。
(3) MBA 教育以课程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灵活性和有效性;MBA 课堂讲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注重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成立课程教学小组,以保证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和学员问卷调查制度,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4) 加大MBA 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注重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根据MBA 研究生工作实际,开设石油企业管理、投资与财务管理、营销与物流管理和企业运营管理四个方向。根据学员需求,举办专题讲座、学员论坛,促进学员自我学习和交流。鼓励和支持MBA 研究生参加管理类竞赛。
(5) 加大对MBA 研究生的考核和淘汰力度。对缺课累计超过1/3 课时的
MBA研究生不准参加结业考试,该门课程必须重修。研究生必须通过MBA各科课程的考试,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论文答辩通过者,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授予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对学位论文作假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或撤销学位。
(6) 重视并开设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形式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相关学科专家到校开设专题讲座。
(7) 以教授、副教授为主,吸收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工商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MBA 课程组,形成师资梯队。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为学位课、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实行学分制。MBA 学员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MBA 学员必须修满47 学分,其中:基础课14 学分;必修课23 学分;方向选
修课8学分;实践课程2学分。
经济管理学院网站:htt ://www. w ***.c / em/
法学院
一、法学硕士
1、西南石油大学法学学科历史沿革
我校法学院前身是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开办于1985 年,是我国改革后较早开展法学高等教育的高校之一,曾为四川省培养了大批政法干部和专业人才。2000 年我校经教育部批准开设法学本科专业。2004 年7 月,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与我校合并,正式组建法学
院。我校已毕业法学本科学生2139名,现有在校生884名,现每年招收法学
本科生220余人。
法学院于2006 年9 月在产业经济学硕士点下自主设置产业经济法律研究方向,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09 年9 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下自主设置当代中国法治建设问题研究方向;2012 年自主设立企业法制管理二级硕士学位点;2014 年我校获批成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我校法律硕士招生始于2015 年9 月。现在已招收三届,毕业一届共16 名。目前有校内硕
士生导师12名,在读法律硕士研究生59名;2018年3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
准,我校获得法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将于2019年9月正式招生。
学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授4 人、副教授9 人,法学博士8 人、省学术
与技术带头人1 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 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 人。省部级优秀
教师2人,现有法学硕士生导师11名,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共计81人。
2、本学科点的办学条件
本学科含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专业教研室、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综合实验室、实习实训中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中心,拥有先进的模拟法庭(兼作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第九审判法
庭)、图书资料室等硬件设施;是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基地,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会会长单位,设有能源法研究中心、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西南石油大学工作站;我校与中国石化集团共建了“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化实践基地”,此外还与省内与40 多个公检法机关、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社会福利机构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我院与美国南加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境内外高校和组织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与英国斯特灵大学法学院合作进行“1+1+1”法律硕士联合培养。
3、本学科点特色与优势
法学学科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成果显著。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及各类省部级课题多项。科研成果发表于《法学杂志》、《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专业期刊,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环境资源法学二级学
科,尤其是能源法方向研究水平在四川省具有鲜明特色,研究成果促进了能源行业的法治化进程。
本学科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国家重点学科,依凭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等研究平台,形成了以能源法学研究为主要特色的学科方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方向围绕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资源开发补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刑事犯罪等问题开展特色研究;
民商法学学科方向围绕能源矿权制度、能源企业治理与法律风险管理、
“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法律制度等问题开展特色研究;
经济法学学科方向围绕能源安全战略、能源市场化改革、能源产业法等问题开展特色研究;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方向围绕能源立法、能源管理体制改革、能源规制等问题开展特色研究。
4、本学科发展定位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学科发展立足国家法治建设事业,特别是西部地区法学科学研究和法律人才培养需求,围绕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和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法学院紧抓法学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和培养、不断提升学科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使法学学科成长为基础扎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形成法学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协同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
成、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相互促进的教学研究平台,力争将西南石油大学法学学科打造成为辐射西部,影响全国能源行业的法学教学研究高地。
二、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是为实际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学思维,坚实专业基础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毕业后授予法律硕士学位,可在国家司法机关、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石油天然气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就业。
主要专业方向:①司法实务;②企业法律实务;③石油企业法律实务。
主要开设课程:法理学专题、中国法制史专题、宪法专题、民商法学专题、刑法学专题、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法专题、行政法专题、经济法专题、国际法专题、石油法规与国际石油合作专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题、公司与企业法专题、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题、司法伦理学、石油天然气法实务、民商事法律实务、知识产权法实务、企业法律实务等。
三、社会工作硕士(M W)专业学位
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培养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能在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管理、行政管
理、政策研究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修业合格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证书。
主要专业方向:①社会工作实务;②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管理。
主要开设课程: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服务项目设计与管理、社会工作评估、社会政策分析、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理论、企业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贫困与发展、社会工作实习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党的建设等五个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与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能够从事理论研究、宣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能在出版、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实际工作部门中胜任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与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比较德育研究、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中共党史专题研究、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和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本专业方向着重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本专业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生平与理论创
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形成了研究特色,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展现出良好的专业发展前景。
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领导科学等方面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与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与工作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本学科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德育与青少年发展、社会德育环境的优化、思想道德建设与现代公民素质的塑造、和谐社会与文明社区建设、石油工程伦理研究等方面,均有较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
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情况,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技能,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方向
本专业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本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其实践应用、马克思
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等。
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具有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擅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对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能够胜任本专业及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党的宣传和新闻工作、党务与行政工作。
(四)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和现实问题。具体包括: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研究改革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研究近代以来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城市化进程问题、政治民主化问题和文化转型问题等。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的系统知识,善于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问题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理论宣传文章的写作能力,能够胜任本专业及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党的宣传和新闻工作、党务与行政工作。
(五)党的建设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系统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研究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具体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建党学说、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研究、党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研究等。
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共党史重要文献,具有扎实的政党理论功底和系统的党史、党建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重大问题。可以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宣传及相关工作。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现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和“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招生专业简介:
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招收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1)、翻译理论与实践(2)、跨文化交际(3)、英语语言学(4)四个方向的研究生。接受推免生。接受跨学科专业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需补修4门本科主干课程)。本专业依托校本优势和国际油气资源区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培养能从事外语研究、外语教育、涉外企业、外事交流、语言服务、涉外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制3年(全日制),可提前1年申请毕业。延迟毕业的,长不超过5年。
课程修读采取学分制。设置普通语言学、西方文化思想、学术写作与交流等
3门通用专业基础课。方向(1)设置外语教学法导论、语言测试学、外语教育研究方法等3门核心课程;方向(2)设置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翻译与信息技术、翻译研究方法等3门核心课称;方向(3)设置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等3门核心课程;方向(4)设置英语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3门核心课程。设置石油科技翻译研究、油气资源国国情研究等10门专业选修课程。
二、翻译专业(MTI)
招收英语笔译方向研究生。接受推免生。接受跨学科专业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需补修4门本科主干课程)。学制3年,可提前1年申请毕业,修业年限长不超过5年。本专业方向依托校本石油天然气学科优势、两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五个专业实践基地,
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应用型翻译人才,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行业翻译人才。
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设置翻译概论、交替传译、文学翻译、实用翻译、石油科技翻译等11门专业必修课和计算机辅助翻译、产油国文化概论、能源资讯翻译、石油地质学等7门专业选修课。设置1个学期的实习环节,强化实践能力。设置文献阅读、学术报告、科研等学术实践环节,培养学术能力。
更多信息请点击:htt ://www. w ***.c /wyx/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
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基础理论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时间统一安排在第一学期,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时间统一安排在第二学期。学分计算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
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基础理论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时间统一安排在第一学期,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时间统一安排在第二学期。学分计算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基础理论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时间统一安排在第一学期,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时间统一安排在第二学期。学分计算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2019年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