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拥有一批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研究的师资力量,其中教授13人,硕导16人,副教授16人,博士18人,入选2017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影响力学者艺术学排行榜:一级学科(艺术学)学科排行榜1名(第18),二级学科(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学科排行榜2名(第3和第43),承担国家社科基金5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5项、国家自科基金2项,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省社科基金、云南省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等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
本项目还联合“国家图书馆国家记忆项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昆明大野摄影有限公司”“石林县文化馆”等多家在非遗传承、抢救性记录等方面有着深厚积累和实力的单位共同打造培训课程,旨在帮助“抢救性保护记录工作者”加深对非遗政策、传统文化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试行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提高挖掘、记录非遗项目的能力,提高相关水平,增强保护记录工作者的创作创新能力,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抢救性记录影像的标准化制作、保存和传播工作。
2019年昆明理工大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抢救性保护记录人才培训安排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