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基地◢
目前学院已经建立40多家实习基地和实习平台,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日报社东南网、厦门卫视、海西晨报、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优酷网、福建奥佳影视传媒公司、蓝道广告公司、亚洲娱乐传媒、云南大理福门文创基地等媒体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活动◢
实践教学◢
学院极为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作品多次在中国影视学院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微电影创作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海峡两岸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等重大赛事中斩获各项大奖。为了应对传媒领域新技术革命、市场对交叉型学科人才的需求,也为了增强学生的媒介“实战”意识,以将来更好地适应媒体竞争市场的需求,学院在
2018年开设了“白鹭湖传媒实训营”,邀请到了包括东南卫视首席记者叶青林、厦门卫视副总监徐映玲等在内的业界专家进行现场教学,实训营活动得到福建东南网、厦门日报、海峡都市报等媒体的报道。
毕业前景◢
本科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学院读研比例为20%左右,每年都有学生保研至国内名牌高校或申请国外留学。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工作类型丰富,整体状况良好。毕业生就业大部分集中在电视台、报业、文化传媒公司、网络信息科技公司以及各类新媒体机构。学院也鼓
励学生自主创业,创办公司或工作室。各专业年终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6%以上。毕业生口碑良好,业务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喜爱。
办学设施◢
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室建设总体目标,以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一专多能”复合型传播人才服务。学院建有福建省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华侨大学新闻影像实验中心。实验室面积约为800平米,分为数字演播厅、播音实验室、非编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7个实验分室,正规划建设融媒体和大数据舆情实验室。
大类招生本科专业分流办法◢
学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个人意向、第一学期综合绩点成绩、高考成绩、综合表现为专业分流主要依据。学生在校期间仅有一次在所属大类内专业分流的机会。分流后如需变更专业(不得在本大类内变更),则按《华侨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和《关于本科学生转专业补充规定》等学校转专业的有关规定执行。学院成立以专业分流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分工与解释工作,各系的专业老师、班主任、团委老师共同参与相关工作。
2019年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篇本科凸显专业特色,推进科研学术育人、实践科创育人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