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约占48%,非选择题约占52%(包括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等)
历史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以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客观地判断、全面叙述、实事求是的评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的能力;考查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注重考查学生历史阅读及对史料的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核心考查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认识历史事物,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强调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包括了解史料的种类,区分史料和观点,能通过史料提炼观点,也能用史实对观点进行说明。
历史试题的编制既要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同时要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和社会,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海南历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内容。
三、考试方式
采用全开卷笔答考试方式,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合场分卷。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历史总分100分。
(二)中国历史约占60%,世界历史约占40%。
(三)试卷分一、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约6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简述题),约40分。
物理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一)全面考查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基本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注重科学探究相关能力的考查与其它能力考查相融合。重视科学精神体现,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二)注重试题的实践性、探究性和性。试题素材恰当反映当代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反映物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以及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在加强与生产生活、学生经验联系的同时,注重试题的价值取向,体现探究性。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三)知识考试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了解、认识、理解。对技能的要求为独立操作。
了解:是指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能识别、辨认事实和证据,能举出例子,能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认识: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
理解:是指能把握现象的内在逻辑联系,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简单问题,包括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单计算;能对规律和现象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能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证据;初步具有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独立操作:是指能正确使用仪器、工具,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得出结果;初步具有对实验过程进行调整或改进的能力。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科学内容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部分为基本范围,科学探究内容渗透在各部分之中。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物理和化学合场分卷。物理考试时间60分钟,物理和化学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物理总分100分。
(二)试题题型及分值比例为:选择题约占30%,填空题约占30%,作图与实验题约占20%,计算与简答题约占20%。
(三)科学内容各部分的分值比例:物质约占20%,运动与相互作用约占40%,能量约占40%。涉及科学探究内容约20%,渗透于科学内容考查之中。
化学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命题关注核心概念和原理,重视知识的相互联系,特别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注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确保试题的科学性,杜绝生造、难繁的题目。在试题内涵中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命题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具体包括:
(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从典型代表到基于类别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氧气和二氧化碳,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常见的溶液,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的主要性质、用途及鉴别方法,常见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水平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物质的微观构成,常见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简单分类,物质组成的表示,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的建构。
(三)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的转化观、守恒观。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从化学视角认识和研究能源、资源、材料、健康和环境等问题。化学与能源和能源的利用,常见化学合成材料的应用,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化学与环境。
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到以上各内容板块当中。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化学和物理合场分卷。化学考试时间60分钟,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化学总分100分。
(二)试题主要题型及比例:选择题约42分,填空题约26分,简答题约10分、实验题约12分和计算题约10分。
(三)各部分内容比例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2%,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21%,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22%,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5%。
生物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一)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本学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强调以能力立意。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本地实际和环境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理解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鼓励创新,尽量减少或者不考死记硬背、单纯记忆的内容。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在内容设计上一般以一个一级主题作为一个单元,共设有8个单元(科学探究、生物技术这2个一级主题和生态文明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等不单独设立,其内容渗透在所设的8个单元之中)。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生物和地理合场分卷。生物考试时间60分钟,生物和地理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生物总分100分。
(二)试题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选择题设有3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70分,非选择题设有4个小题,共30分。非选择题以填空题的形式为主,每个空的分值至少为1分。
考试的内容及权重如下表:
一级主题(单元) |
权重 |
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约12% |
2、生物与环境 |
约12% |
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约12% |
4、生物圈中的人 |
约20% |
5、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
约6% |
6、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
约14% |
7、生物的多样性 |
约14% |
8、健康地生活 |
约10% |
合 计 |
100% |
地理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评价学生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的达成程度,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和发展。试题设计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社会时事、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着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以及地方课程海南地理、海洋意识教育有关内容。
考试内容: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球仪、地图。
(二)世界地理: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域发展差异、认识区域。
(三)中国地理: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地域差异、认识区域。
(四)乡土地理(《海南地理》)、海洋意识教育(初中版《我们的海洋》)有关内容。
三、考试方式
(一)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地理和生物合场分卷。地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地理和生物合场考试时间共计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二)需要带上作图工具(如尺子、三角板、圆规等)
四、试卷结构
(一)地理总分100分。
(二)试题内容比例:地球和地图约占10%,世界地理约占35%,中国地理(含海南地理、海洋意识教育)约占55%。
(三)试题题型及比例:试题题型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选择题设3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70分;综合题设3题,每题10分,共30分。综合题包括读图作图题、材料(地图和图片、文字、数据)分析题和简答题等。
本文来源与版权所有:海口市招生考试
答案来源于:2019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考试说明
2019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考试试卷题型、题量、分值比例见下表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