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已解决问题

2019年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电子政务应用

2019年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专业简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电子政务应用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1-10-03 20:05:00 解决时间:2020-02-29 02:31

满意答案

2.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电子政务应用

决策支持系统是复杂系统,突出特征是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实践相结合,需要基于知识系统的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建设与优化。本方向针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系统决策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采集、组织、处理及整合,基于数学建模方法与管理学理论深入开展知识发现和决策支持模型构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发智能化的电子政务管理平台,致力于提升政府、企事业单位系统决策和管理水平,为相关单位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培养集掌握互联网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方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人文素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方法,能够解决社会经济管理、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可在政府管理、金融服务、IT企业、科研院所等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发与管理工作。

本学科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部分优秀毕业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多人在政府机关、金融行业从事信息技术的研发与管理工作。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学金。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现有教师6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7人;博士后2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8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5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62部,发表学术论文353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2项。

欢迎有志于从事信息技术领域研发与管理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460工商管理学院

劳动经济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劳动关系、劳动力资源配置、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社会保障、绩效管理及薪酬分配等。本专业通过对国内外劳动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可为劳动制度改革、劳动关系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智力保障。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我国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已有了重大发展,是一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劳动经济学专业。河北经贸大学1992年开设劳动经济学专业,是河北省早开设劳动经济专业的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在河北省居于领先地位,在国内也具有一定影响。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6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6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3人;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8部,统编教材6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承担省级以上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立项课题1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成为当今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更是越来越大。劳动经济学硕士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组织行为学四个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研究企业及事业单位、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绩效管理实务、薪酬福利与激励、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员工技能开发、人员素质测评、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等;劳动关系重点研究劳动关系理论、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国际劳动关系比较研究等。

劳动经济硕士点的研究重点是为企业培养既熟知企业战略管理,又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技术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河北经贸大学的企业管理学科始建于1978年,是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拥有雄厚的教师资源,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支持。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思想作风严谨求实,有较高精神文明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理论、技术和方法的高层次研究型和实践型专业人才。硕士研究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独立从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而且具备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或者独立承担相关管理实践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门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方向,进行创新性研究。毕业后适于在企业、政府、公共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或者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企业管理(120202)

企业管理学科是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是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我校还以企业管理学科为基础获得MBA(工商管理硕士)授予权。

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的企业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企业的管理问题、管理规律,研究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以求行业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价值的大化。本学科还注重充分开发学生人力资源,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企业管理学科设有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公司治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情境等方向。其中战略管理主要研究:企业战略理论及方法、企业组织理论与方法、组织与控制、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改制与重组、企业竞争战略、企业决策理论及方法等;营销管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市场实务研究,市场开发策略与决策,品牌理论与实践,网络营销,交叉学科与市场营销,行业营销实务,关系营销等;企业治理主要研究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中面临主要问题和对策,中国式管理的特色与提升,以及中小企业品牌、组织战略、营销、生产、文化、人力资源、竞争力等微观问题。

本专业是一个底蕴深厚的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导师和任课教师一般均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充分的智力保障。学科成立以来,本学科的教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科委、省自然科学、省社科规划、省软科学等纵向课题数十项,还主持企业咨询、地方决策等横向课题数十项。在《管理世界》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商务印书馆等权威期刊、媒体、出版社发表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论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奖数十项。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是以技术的生产、流通和应用为基本对象,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结合的新兴学科。科教兴国和两个根本转变战略的实施,科技在企业竞争中地位日益突出,对金融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为适应现代企业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金融和咨询机构论证和管理及有关部门投资规划与资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论支持。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与企业管理学联系非常密切,侧重于从数量分析技术角度分析、研究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我校的企业管理学科始建于1978年,为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独立从事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毕业后,能胜任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及部门的技术经济分析、管理工作,也能承担科研工作和高等院校教学工作。

本学科现有技术创新与科技管理、项目论证评估与投资决策分析、技术经济分析与风险管理三个研究方向。其中:技术创新与科技管理方向主要从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出发,密切结合河北省创建科技创新系统的实际需要,主要从事区域创新测度、创新系统创建、发展中的科技政策及科技管理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包括技术创新的科技政策与管理、技术创新扩散的科技政策与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化理论。项目论证评估与投资决策分析方向主要研究项目管理与宏微观技术评价问题。涉及到项目论证与评估、项目全过程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国家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对宏观技术体系、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影响;项目投资方案的微观技术评价,对方案技术系统的可行性、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其综合技术效果进行权衡研究,目的是选择与相关环境相适应的佳方案,或提出方案的改进建议,为决策提供依据。技术经济分析与风险管理方向主要研究技术决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经济效益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宏观与微观技术选择理论与方法;工程项目、工业投资等可行性分析理论、方法、技术;风险投资运作以及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企业融资风险与管理;企业运营管理各关键过程或环节(主要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的技术评价、分析与风险识别和控制等。

工商管理硕士(125100)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是国务院学位办2009年35号文批准设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运行规则;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领导与决策、沟通与协调等管理技巧和实际操作经验,以及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化经营趋势的复合型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MBA师资队伍,担任MBA教学的专职教师有28位。任课教师中均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教授17人,博士20人,政府专家1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人,河北省社科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在授课教师中,80%以上具有管理实践和企业研究经验,有6位教师担任过大中型企业副总经理以上职务。同时,在MBA教育中推行“双导师”制,结合学科特点,MBA教育中心从大中型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聘请了20多名具有博士、EMBA学位的企业家、部门领导作为兼职教授从事MBA教学,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MBA开设课程划分为核心知识、职业素养、实践技能和实务提升四个模块,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及校企合作课组成,共计22门课、68学分、648学时。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加强相互交流和启发,使学生既掌握管理理论,又提升运用管理理论分析、研究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具体实施的能力。此外,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企业调查、拓展训练、参与国内外竞赛、“MBA企业行”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70会计学院

会计学(120201)

会计学主要研究各微观经济主体会计活动的理论与实务,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核心学科。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它主要借助于计量、记录、分析、考核等手段,对一个经济实体的财产和经济业务进行价值管理,参与经济决策,同时也为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和内部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信息。现代会计学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审计学则是会计学的自然延伸,并构成会计学科内一个特殊的分支领域。会计学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企业管理学,尤其是其中的财务管理,存在密切的联系。

我校会计学专业是国家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建设项目和省级会计金融教育创新高地项目。会计学科自1994年起一直为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2014年获批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74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教师中有“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会计(后备)7人,河北省“三三三”第三层次人选1人,第三层次人选3人。近十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财政部、省社科规划办、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课题150多项,大型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0余部;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财政研究》等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审计学》、《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审计案例》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中级财务会计》为河北省首批精品资源共享课,一大批学术和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会计学院研究生教育设有会计学学术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审计专业硕士(MAud)三种类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系统掌握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会计学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设有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3个研究方向。其中财务会计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新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创新与发展,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特殊行业、特殊产业以及特殊背景下的财务会计问题等。审计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审计基本理论与实务,审计技术与方法以及特殊目的的审计与其他会计服务的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企业资本筹集、资本运用和资本收益分配的财务运作理论和方法,行为会计与责任会计、战略管理会计、预算控制管理、决策评价、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等专门问题。

会计硕士(125300)

我校会计学专业是国家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建设项目和省级会计金融教育创新高地项目。会计学科自1994年起一直为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2014年获批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74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教师中有“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会计(后备)7人,河北省“三三三”第三层次人选1人,第三层次人选3人。近十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财政部、省社科规划办、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课题150多项,大型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0余部;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财政研究》等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审计学》、《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审计案例》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中级财务会计》为河北省首批精品资源共享课,一大批学术和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会计学院研究生教育设有会计学学术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审计专业硕士(MAud)三种类型。

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面向会计职业,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胜任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通晓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有很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会计专门人才。

会计专业硕士设有财务会计与信息化、财务与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管理三个研究方向。其中,财务会计与信息化方向培养具有会计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并重的在各种经济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财务与管理会计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公司、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金融证券机构等领域的财务管理与为经营过程管理决策提供咨询工作的专业会计人才。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管理方向培养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会计咨询工作及事务所管理工作,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从事会计核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会计硕士的办学理念:“优化宽口径、强化厚基础、打铸会计职业胜任能力”,采取“课堂讲授与研讨——实验室模拟训练与案例分析——企业考察与实践”的教学方式,并且以“理论——战略——实践”的逻辑设计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的高端化与系统性相结合;构建学员的精专知识结构与培养其战略性思维相结合;课堂教学把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互动的体验式教学相结合;限期跟踪毕业生个人发展情况为其提供毕业后的辅导与咨询与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相结合。

审计硕士(025700)

我校会计学专业是国家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建设项目和省级会计金融教育创新高地项目。会计学科自1994年起一直为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2014年获批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74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教师中有“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会计(后备)7人,河北省“三三三”第三层次人选1人,第三层次人选3人。近十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财政部、省社科规划办、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课题150多项,大型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0余部;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财政研究》等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审计学》、《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审计案例》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中级财务会计》为河北省首批精品资源共享课,一大批学术和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会计学院研究生教育设有会计学学术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审计专业硕士(MAud)三种类型。

审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责任感,身心健康,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基本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审计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应对复杂多变经济环境的战略意识,学习、分析、判断、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审计工作的领导潜质,能够符合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格局的需要,创造性地从事审计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审计专业硕士设有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资本市场与CPA审计三个培养方向。其中,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方向着眼于审计的国家治理功能,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治理腐败、提高行政能力和效率的作用,为国家审计机关与监察机关输送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视野开阔的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人才。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方向以内部审计为手段,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为目标,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有关部门输送会审计、懂管理的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内部审计人才。资本市场与CPA审计方向面向资本市场,以鲜明的职业导向为特色,为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中介机构输送系统掌握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管理咨询业务的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注册会计师审计人才。

480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120203)

旅游管理专业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始招生。根据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旅游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发挥我校经管学科优势和实践办学特色,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生培养:

旅游产业融合与创新。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旅游产业组织、旅游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融合与旅游业态创新,促进旅游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为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培养产业分析、政策研究以及经济管理人才。

旅游策划与规划设计。以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旅游规划学等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通过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分析和预测,研究旅游项目策划、区域旅游规划开发和旅游目的地管理,实现区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涉旅企事业单位以及文旅管理部门培养策划、规划人才。

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以市场营销学、消费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企业管理、营销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旅游企业运营、旅游市场需求、旅游消费行为和旅游营销创新,提高旅游营销和旅游市场开发能力,为文旅管理部门、旅游目的地以及涉旅企业培养运营管理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业绩显著。目前,学院拥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28人,博士、博士后28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软科学、省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省教育厅等项目4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我院教师曾获省突贡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称号,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多个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能力和旅游职业素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旅游管理硕士(125400)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业绩显著。目前,学院拥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28人,博士、博士后28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软科学、省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省教育厅等项目4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我院教师曾获省突贡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称号,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多个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京津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服务,具有家国情怀和本土特色,具备国际视野和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领导力和执行力的现代文旅产业与行政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

根据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旅游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以及文化旅游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充分发挥我校经管学科优势和实践办学特色,特设置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文旅地产项目开发与运营、酒店及住宿业管理三个研究方向。

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方向。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旅游产业组织、全域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业态创新,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培养既有扎实的经、管、法理论功底,又有行业实践能力的领军型、精英型管理人才。

文旅地产项目开发与运营方向。以区域经济学、地理学、营销学、管理学为基础,研究区域旅游规划开发、文旅项目策划与运营、营销创新,实现区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文旅项目及旅游目的地管理培养规划策划人才,以及为文旅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培养运营管理人才。

酒店及住宿业管理方向。以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为基础,研究现代酒店业的发展规律和方向,解决不同类型酒店(高端与经济型酒店、独立餐饮业、新兴住宿业)的经营与管理问题,为不同类型酒店培养运营管理人才。

490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120401)

行政管理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核心学科。

我校行政管理学科是河北省早的行政管理硕士点,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创新高地、河北省特色专业。本学科教师以管理学博士为主,现有教授(含院外)12名,副教授9名,其中博士12名、在读博士5名,有多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时聘请一些著名专家和资深官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并与河北省社科院社会所联合共建本专业硕士点。近几年本学科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横向课题30多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29部;在国外学术期刊和《管理世界》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省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励20余项,有多门省级精品课程。本学科突出管理学特色,强调实证研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特色正在形成。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现已形成了地方政府治理、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等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地方政府治理方向主要研究:政府行为、地方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非政府组织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城乡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医疗与卫生管理、行政法制的理论与实践等。公共政策方向主要研究:公共政策提出、制定的程序及方法、政策的实施、评价、比较及各种公共政策理论等,尤其重点研究科技政策、农业政策、林业政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主要研究: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一)学生要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二)学生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基础,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知识,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和重大的现实问题,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三)学生要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胜任各级党政机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企业相应的管理工作。(四)学生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学科迄今已招收8届硕士研究生(217人,已毕业6届),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有的考上了博士,有的在省属重点大学任教或被中央部委、省政府机关录用。本学科优秀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与导师合作曾多次参加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管理世界》、《哲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并多次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欢迎省内外重点大学具有良好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外语基础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的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教育经济与管理(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的关系,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分析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的事业单位等从事学校、政府微观和宏观教育管理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1)教育行政管理,(2)学校教育教学管理,(3)教育经济学

社会保障学(120404)

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系统掌握当代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把握国际国内社会保障制度与发展前景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我校是全省早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院校之一,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科研方面历史长,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前身是劳动经济专业,早在1992年就开始招收劳动经济专业本科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学科队伍和一批研究成果。

目前从事于这一学科的专业研究与教学人员已达17人,研究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9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和相当水平的教师8人;有博士学位的2人,硕士学位12人,在读博士3人。近五年,本专业教师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5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

本学科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三个研究方向:

1.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主要包括中国社会保障的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保障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2.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与创新

主要就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社会保障管理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政策、医疗保障、流动就业群体社会保障机制,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

3.特殊群体社会保障

注重对社会救助与低保受益群体、城乡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关注社会改革与城乡社会安全保障体制研究,特殊群体维权行为规范和趋向研究,城乡社会发展与人口问题理论研究,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社会保障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具备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才能。要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理论基础,掌握其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运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管理和教学的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是综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用来解决土地规划与利用的一门综合学科。城市里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利用都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诸多利益关系协调和规范的结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必须合理地发挥应有的各种功能。作为城市功能的一种载体,城市里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如何规划和利用影响巨大,是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农村,农村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也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国土、城建、农业、林业、房地产企业以及相关领域需要大量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我省只有河北农业大学具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博士授予权,培养高级人才数量少,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而2010年我校获得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我们应抓住这有利时机,整合全校力量,并借助我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会计等优势学科的支撑和自身专业梯队的学术背景、教学科研实力、丰富的社会实践等优势,建设好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为河北省甚至全国范围培养更多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理论型和应用型人才。

公共管理硕士(125200)

公共管理学院2000年获得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河北省优秀重点发展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省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其中教授33人,博士29人,社会导师20余人,授课教师80%以上具有管理实践,有6位教师担任过政府机关和公共部门的领导职务。

MPA培养将本着“造就卓越领导者,培养优秀公务员、全面提升学员能力与价值”的教育宗旨,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开设课程主要有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管理、领导理论和实践、公共文化管理等。该专业拟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以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通用理论、技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着重对公共部门(政府)和其他非营利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立足于培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技能、能够胜任政府机构及其他公共组织工作需要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政府管理:是行政管理在国家行政系统中观层次上的具体化,是行政管理学与城市科学相互渗透和融合而形成的公共管理实践领域和学术研究方向。通过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选修课的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本方向培养熟练掌握政府管理的基础理论,了解政府管理模式、政府职能定位、政府机构创新机制,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政府管理实际技能的专家型人才。

公共政策:是政策科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系统分析及运筹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的领域。通过系统学习政府在宏观经济、政治、社会及公共事业等领域的政策、法规和重大事项决策的制定、实施、评估等知识,培养高级公共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各种政策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为胜任国际组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政策优化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非营利组织管理:重点围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里所设立的人才培养方向。通过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和学位论文等环节,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公共科技、教育和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具备科技、教育和文化咨询与服务等实践能力,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培养既具有良好的公共科技、教育和文化管理知识,又掌握一定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公共文化:主要针对城乡公共文化贫困的问题,研究公共文化建设的特点、规律、理论、方法和实践。为政府和其他组织培养具有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系统掌握公共文化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综合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社会保障:主要探讨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发展历史,中外社会保障体系、模式、制度设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实际技能,适应在社会保障领域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700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学决策与创新管理(1202Z1)

科学决策与创新管理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该学科主要覆盖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技术、社会行为学等多个学科,以统计学、运筹学等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微观经济组织等复杂系统的管理和决策的理论、方法和模拟仿真等进行研究,以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进行科学决策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数据驱动型管理与决策、企业创新与策略管理、供应链协调与物流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四个研究方向。

1.数据驱动型管理与决策

基于信息技术理论方法及数据模型技术,结合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科学相关理论,研究数据驱动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以及相应的管理问题。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数据驱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驱动信息系统与组织战略管理;数据驱动视角下新兴IT技术(如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中的组织行为与用户行为;人工智能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创新与策略管理

该方向覆盖企业创新的全过程管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为宏观背景,以复杂系统理论为基础,探索企业创新的路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企业技术与创新战略、研发活动管理、研发机构管理及管理系统开发;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测评与政策设计。

3.供应链协调与物流管理

以系统科学为哲学理念,以管理科学、经济学、合同理论、控制理论、博弈论等理论基础,针对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合作问题、牛鞭效应、多次边际化等问题,从协作运营、供应链契约、机制设计、网络设计等方面,探索供应链协调机制,从而规范多个供应链成员的行为,以提高物流与供应链协同的效率与效益。

4.工程项目管理

以“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战略为契机,以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工程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系统工程、科学决策与创新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为技术手段,从系统优化与协调、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原材料采购与供应等领域,进行土木工程管理、房地产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融资及其风险分析、造价管理、工程监理、规划设计等研究。

工程管理硕士(125600)

河北经贸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项目融资和全过程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主要面向招生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企业管理、工程管理、供应链运营、项目管理、信息管理等工作的相关人士,以及有志于从事相关工程管理领域工作的相关人士。学科设管理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三个方向。

1.管理信息化。具体包括行政管理信息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事业信息化(城市轨道交通、医疗卫生、科研与教育部门等)、企业信息化(金融、电力、建筑、石油等)。开设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管理、信息数字化与处理专题、企业信息战略与管理、运筹学等核心课程。

2.工程项目管理。面向国内外工程建筑技术公司、工程咨询与评估公司、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建设单位、银行、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科研与教育部门等,旨在培养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开设工程经济学、运筹学、工程沟通与谈判、工程造价实务、工程风险管理实务、工程监理实务、工程项目投融资实务、工程项目决策分析实务、工程招投标实务。

3.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面向加工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适用于物流服务型企业中从事物流工作和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各级政府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旨在培养宽基础、精专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开设运营分析与运营管理、物流运作管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服务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库存管理与库存控制、运筹学等核心课程。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20-02-29 02:31

类似问题答案

2019年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电子政务应用
2.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电子政务应用决策支持系统是复杂系统,突出特征是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实践相结合,需要基于知识系统的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建设与优化。本方向针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系统决策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采集、组织、处理及整合,基于数学建模方法与管理学理论深入开展知识发现和决策支持模型构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发智能化的电子政务管理平台,致力于提升(阅读详细内容)
2019年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数据驱动型管理与决策
1.数据驱动型管理与决策基于信息技术理论方法及数据模型技术,结合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科学相关理论,研究数据驱动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以及相应的管理问题。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数据驱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驱动信息系统与组织战略管理;数据驱动视角下新兴IT技术(如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中的组织行为与用户行为;人工智能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企(阅读详细内容)
2019年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复试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带有12位在线验证码,有效查询期-6月)。请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系统,查询、下载、打印
(2)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带有12位在线验证码,有效查询期至2019年6月)。请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系统,查询、下载、打印。注:对于不能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考生,以及在网上报名时提供的学历证书编号、学历层次、毕业年限等信息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不符的,其本人须提供“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答案来源于:2019年河北经贸大学研(阅读详细内容)
2019年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大数据处理与智能检索
2.大数据处理与智能检索大数据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资产,它具有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等特点。本方向将机器学习领域的数据分析技术与数据库领域的数据管理技术相结合,面向经济与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大数据环境,基于云计算平台主要开展基础理论、发现算法、建模与仿真、可视化技术、数据仓库、知识表示方法、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的知识发现等方面的研究。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经济活动(阅读详细内容)
河北师范大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专业课程: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用电子设计基础
(三)专业课程: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用电子设计基础、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物联网编程基础、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网、RFID技术及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电子设计与制作、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等。答案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阅读详细内容)
2019年河北经贸大学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校确定拟录取名单后,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拟录取考生发送“拟录取通知”,拟录取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及时接收拟录取通知并确认
3.学校确定拟录取名单后,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拟录取考生发送“拟录取通知”,拟录取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及时接收拟录取通知并确认。逾期未确认“拟录取”者,我校有权取消其拟录取资格。  (阅读详细内容)
2019年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移动云计算及应用
1.移动云计算及应用移动云计算是指网络环境下用户移动过程中,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任何方式从云平台获取信息服务的理论与技术。移动云计算是云计算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涵盖移动计算基础理论、移动信息处理关键技术、移动软件开发环境及先进平台与工具应用等。本方向主要开展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资源整合型云计算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包括跨节点弹性化的云资源池构建、云平台(阅读详细内容)
2019年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复试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2)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带有12位在线验证码,有效查询期至2019年6月)。请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系统,查询、下载、打印。注:对于不能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考生,以及在网上报名时提供的学历证书编号、学历层次、毕业年限等信息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不符的,其本人须提供“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阅读详细内容)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