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学院
工会学院前身是工会学系,创建于1984年,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中国工运学院)早成立的系,也是学院开展特色学历教育、干部培训、工会理论和工会工作研究的主系。建系30多年来,为工会及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毕业生。
1992年,工会学系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劳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本科生。2003年5月,中国工运学院转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改建为“劳动关系和工会学系”。同年9月,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第一届普通本科生。2004年底,根据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劳动关系和工会学系”改为工会学系。2009年3月,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本科专业并入工会学系。2011年6月,工会学系更名为工会学院。
目前,工会学院开办有社会工作和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两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本科专业是我国目前第一个以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为方向的普通本科专业。工会学院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近600人。
2013年开始,招收公共管理(工会工作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学校第一个硕士点之一。
工会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敬业勤勉和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目前有教职员工近30人,其中专任教师22名,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5人。获得博士学位16人,硕士学位4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2人。专任教师中,80%以上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学历背景,师资力量雄厚。
工会学院建有一个规范专业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供教学使用,并与劳动、民政、社会保障、工会、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企事业、社区、中介机构等相关单位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
工会学院院长寄语(2018版本为入学须知内容)
欢迎同学们到工会学院来学习!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愿以自己的烛光,点燃同学们心中的火焰!
希望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积累广博的知识,炼就坚强的体魄,养尚的人格,成为社会的栋梁!
工会学院院长杨冬梅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实践能力,能在工会、青年、妇女等群团组织和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公益团体、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和机构从事相关的社会政策研究、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服务、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工作项目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中高级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情况
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社会工作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注重学生人格特质与道德素养的培养;注意与实务部门紧密合作,强化教学实习环节;注重学生对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扩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就业适应面。在培养模式上,强调注重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原则,结合专业特点,实施厚基础、宽知识、通过学生对社会的服务,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整体办学方向与办学特色相结合,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即立足工会和职工,服务社会。
近年来,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和培育社会工作专业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工会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教学质量改革项目为抓手,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和专业教材开发、师资培养培训、规范教学管理、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训基地拓展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教学类竞赛和大学生科研活动,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尽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社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年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并展现出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师资队伍
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职称结构合理、学历较高、敬业勤勉、在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本专业教工有16人。专任教师中,80%以上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11人,硕士学位3人,博士学位11人,在读博士1人。
学科带头人简介
杨冬梅:教授、学校党委组宣部部长(兼)、工会学院院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党的十八大代表。兼任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第六届常委、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理事、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所长等职。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法学硕士。长期从事工会理论与工会工作、工会和劳动法律、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全国总工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世界银行、全国工会学研究会等二十余项研究课题以及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等研究课题。出版《平衡与和谐--转型期工会与劳动关系问题研究》、《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研究》等多部专著,与他人合作出版《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劳动关系重建》、《工会基础理论》等10余部著作和教材,在相关刊物上发表《法人制度理论视野下的工会法人资格》、《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关系探析》、《加强工资集体协商立法的几点思考》等论文近百篇。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四届中央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中央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院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十佳教师、工会干部培训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师风标兵等荣誉。
叶鹏飞:副教授、博士、工会学院副院长。199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前往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理论处工作,200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任教至今。2014-2015年挂职大庆市总工会副主席。主要从事职工问题、城市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劳动关系等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出版《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农民工的城市认同与定居意愿研究》、《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林祥谦》等多部专著。在《社会》、《青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翻译作品4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及各类项目共10余项,参与撰写研究报告10余篇。主要讲授《社会工作理论》、《城市社会学》、《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SPSS)》、《经济社会学》、《中国劳动关系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集体协商与集体和制度》等课程。
课程设置
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保障、职工社会工作、人口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争议处理、工会组织与工会法、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社会统计软件等。
学生管理特色活动
连续6年坚持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年级学生同步实习,做到实习前指导、实习中督导、实习后总结全过程管理。在开展的专业实习活动中,除校内督导老师以外,每位学生都配备相应的实习机构督导老师。每年专业实习结束后工会学院专门召开社会工作专业同步实习总结交流研讨会,邀请实习单位负责人、督导老师、学生共同参与实习经验总结和改进工作建议。经过6年的实践,学生、实习单位领导和实习督导老师均对我院特色专业实习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
每年定期举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实务论坛”,邀请北京市兄弟高校教师、大学生、社会工作机构实务工作者等参与实务交流经验和专业研讨。
此外,工会学院还定期举办大学生论坛、读书节、辩论赛、各种文体活动等。
就业领域、岗位设置及就业状况
就业领域:劳动、人事、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政府部门;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单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发展与管理、高等院校、各种基金会、慈善机构、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年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往届优秀毕业生简介
韩秀云,2012届毕业生。已创办自己的社工事务所--厦门市开心社工服务中心,该中心是厦门市首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之一,2013年成立,2015年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2016年荣获厦门市三八红旗手(集体)称号,以及民政部第二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称号。
李梦祺,201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团总支副书记,并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全总奖学金以及优秀团干部等荣誉,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考取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目前在四川国弘现代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工作。
苗秀云,2016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一等奖学金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代表学校赴俄罗斯莫斯科参加国际青年论坛。毕业后被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录取为研究生并获奖学金,期间作为临床社工实习生在纽约一家社区医疗中心从事心理健康治疗方面的实习,包括抑郁症等心理障碍以及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等内容。
马刚,2017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次荣获学校奖励,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毕业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知识;良好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崇高的敬业精神,在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中,从事工会工作、人力资源、职工教育培训、组织文化宣传、党建、管理咨询等复合性应用型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情况
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专业是我国目前第一个以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为方向的普通本科专业。目前,只在国内少数高校设有企业文化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但还没有一所高校招收这个方面本科生。本专业的开办,弥补了企业文化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断档,在企业文化专门人才的培养上书写了新的一页。据企业家调查系统统计数字显示,全国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人员队伍中,工会工作人员占了近44%。因此,在工会学院设立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培养企业文化方面的本科生,体现了学校的行业特点和办学特色。
近年来,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和培育企业文化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企业文化专业加强了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先后设立了三门独立的实践课,分别是企业文化咨询实务、企业文化师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先后与智益德文化咨询公司、北京二商集团、同仁堂集团建立了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开辟了实践实习场所。
师资队伍
企事业文化教研室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教研室教师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6名具有博士以上学历。
企事业文化教研室教师近年在企事业行政文化研究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黄河涛教授研究企业文化多年,著述颇丰,其中《企业文化学概论》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课程。曹凤月教授的《企业伦理学》教材被列为中国劳动关系精品教材,同时被列为学校第一批优秀课程。李磊教授参与了《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初级、中级和高级)的编写,同时还参与了技能考试题库的编写。教研室积极参与承担全国总工会相关课题研究、会议研讨以及干部培训授课工作,与各界媒体密切合作开辟专栏。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本专业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专业带头人简介
曹凤月:教授、哲学博士、专业教研室主任、企业文化专业带头人、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先后毕业于河北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企业伦理、企业文化、社会福利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任教以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十余篇论文被权威文献杂志转载收录。独立撰写著作、教材、工具书累计十余部,其中《企业道德责任论》列入学校第一批学术论丛,并荣获“中国伦理学会30年优秀成果奖”,主编的《企业伦理学》成为学校的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参与并担任副主编的《企业文化学概论》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北京市级、学校级相关课题、教改项目共十余项。在学校科研成果评奖中,连续三届获得“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社会学概论、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行政领导学、劳动经济学、管理思想史、危机管理、西方经济学、文化学概论。
专业特色课程:企业文化学概论、企业伦理学、企业文化咨询实务、品牌学、市场营销、广告学、战略管理、劳动法、工会组织与工会法、职工民主管理、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
学生管理特色活动
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参加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是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决策模拟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武汉科技大学承办的全国性赛事。该赛事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模拟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大限度地模拟一个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实运作状况,面对同时存在的多个竞争对手,各个参赛队伍需要正确制定企业的决策,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这项比赛着重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团队合作的协调性、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工会学院还定期举办大学生论坛、读书节、辩论赛、各种文体活动等。
就业领域、岗位设置及就业状况
2018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专科教学院(系)及招生专业介绍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