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基础知识
1.汉字的形体结构
(1)传统六书的定义及其应用分析
(2)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
(3)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关系分析
(4)形符、声符、部首、偏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汉字书体的演变
(1)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小篆的通行时代和主要特点
(2)隶书产生的原因和时代
(3)隶变造成的简省讹变字例
3.古书用字中的字形歧异现象
(1)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
(2)本字、借字、本义、借义、通假字、后起本字的概念
(3)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及文选中字例分析
(4)通假字的对应本字及其意义
(5)繁简字的对应关系分析
(二)词汇基础知识
1.词语的演变与类型
(1)古今词义的变化
(2)单音词、复音词、连绵词、偏义复词的概念
2.词语的意义
(1)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2)同义词的辨析
(3)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三)音韵基础知识
1.诗经韵例及韵部
2.三十六字母及《广韵》
3.唐宋诗词的格律
(1)诗词的格律
(2)唐宋诗押韵及平水韵知识
4.文字通假与古代汉语双声叠韵关系
(四)语法基础知识
1.古代汉语实词的语法特点
(1)词类活用的性质和主要类型
(2)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3)名词充当状语的类型及其作用
(4)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
(5)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
(6)无定代词“或”“莫”的语法功能和意义
2.古代汉语虚词的语法特点
(1)介词“于(於、乎)、以、为”
(2)连词“而、以、则、然”
(3)助词“之、是、者、所”
(4)语气词“盖、也、矣、乎、夫、哉、邪(耶)”
3.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
(2)判断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
(3)被动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
(4)否定句的特点及构成
(5)疑问句的特点及构成
(五)文献基础知识
1.古书的注释
(1)古代注疏的类型及基本体例:传,笺,章句,疏、正义,集解,音义
(2)注释的基本术语:曰、为、谓之,谓,犹,之言、之为言,读为、读曰,读如、读若,浑言、析言,散言、对言,如字
(3)重要的注释文献、考证文献及工具书
2.古书的校勘与句读
(1)常见校勘术语:衍文,脱文,讹字,错简
(2)古书的句读与标点
(六)文选的阅读
(1)范围:王力主编《古代汉语》1—4册。其中1、2册为重点。
(2)标点:对没有标点的古文,能按句子内容和语气用现代标点符号进行正确标点。
(3)翻译:要求译文语句通顺,文字规范。
专业名称 | 开设学校 | 学制 | 地址 |
---|---|---|---|
汉语 | 奔腾电脑学校 | -- | |
汉语 | 东营市黄河口职业技术学校 | 3 | -- |
汉语 | 临沂艺术学校 | 2.5 | -- |
汉语 |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 -- | -- |
汉语 |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 | -- |
汉语 | 四川省广元师范学校 | 三年 | -- |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古代汉语考试的内容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