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办学水平。潍坊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著名的世界风筝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潍坊市。学院始建于1956年,分为滨海、奎文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900余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49亿元,图书馆藏书112多万册,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6000余人。首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学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和“国际影响力50强”,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生首批试点高校,山东省单独招生资格高校,山东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和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学校。
突出的就业优势。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大力加强就业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推行“产教结合、学岗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实施校企合作“三级联动”机制,先后与46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专业和科技研发中心,牵头成立了潍坊机电设备职教集团、化工职教集团和物流职教集团,初步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校企合作办学机制。通过大力实施教育质量工程,积极推进产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化教育教学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排行榜中,2017年我院在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13位;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完善的奖助学体系。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山东省政府奖学金等政府资助项目。学院还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另外还有企业在学院设有11项企业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在校生。学校设有大学生贷款管理机构,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高贷款额每年8000元,上学期间由国家支付贷款利息,工作以后开始还款还息。通过“奖、贷、勤、补、助、减”等一系列奖助措施,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元化学生成长成才资助体系,激励大学生自强不息、发奋成长,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雄厚的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935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66人,博士、硕士563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7%,从行业企业聘请300余名兼职专业教师。拥有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名国家教学名师、8名山东省教学名师、8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名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6名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100多人次获得全国、省、市优秀教师及“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学院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院校。
卓越的教学成果。学院大力推进质量工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内涵建设、科学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目前学院拥有7个山东省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9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多处实训基地被列为中央和省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技能大赛中荣获600多项奖励。
合理的专业结构。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营管理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商务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2个二级学院;开设了涵盖农林牧渔、生化与药品、土建、制造、电子信息、轻纺食品、财经、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交通运输、材料与能源、旅游等12个门类的高职专业53个;2013年开始分别与青岛科技大学、临沂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开展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
良好的社会声誉。六十年来,学院先后培养了十余万名优秀毕业生,学院良好的育人机制、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8年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学院的基本情况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