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文体常识
1.文学常识: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名篇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篇中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品集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上重要流派的主要成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
2.文体常识:诗、词、赋、戏曲、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应用类文体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二)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关联词、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识别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侧重考查考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句意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1.文言实词:把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特别是古今意义的不同、词类的活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2.文言虚词: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其、而、以、于、乎、者、乃、则、为、所、易、则、何、诸、焉”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3.文言句式:辨识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
4.句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表述,具有综合性特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附】古代文学作品篇目: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司马迁《垓下之围》、李斯《谏逐客书》、王粲《登楼赋》、李密《陈情表》、江淹《别赋》、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苏轼《前赤壁赋》、归有光《项脊轩志》、宗臣《报刘一丈书》、方苞《狱中杂记》、梁启超《论毅力》;《诗经·氓》、《楚辞·湘夫人》、《陌上桑》(汉乐府)、曹操《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王维《山居秋暝》、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蜀相》、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孟郊《游子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陆游《书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
考查范围: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及其它文学类文本。文本材料不限于教材和所附篇目。
考查内容:把握文本材料所属文体类别,归纳内容要点并概括主旨,把握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分析主要写作特色,识别所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理解、把握关键性词、句的含义和在结构、表达上的作用。
【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篇目: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郁达夫《故都的秋》、朱光潜《选择与安排》、傅雷《心灵的灰烬》、巴金《怀念萧珊》、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五)作文
作文主要是考核应考者的写作能力,也是对考生语文水平的综合检验。能写作议论文、记叙文写作以及常用应用文体,如:求职信、演讲稿、计划、总结、会议通知等。
要求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包括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和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标点恰当;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2018年铜陵学院专升本文科综合考试纲要考试内容和要求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