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了解水文学发展过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2.掌握水文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文循环
1.了解水的密度、冰点和沸点、传热性、表面张力等的奇异特性;
2.掌握水文循环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分类;
3.了解水文循环的意义;
4.熟悉地球系统中水的储量;
5.掌握水量平衡原理,掌握不同尺度下水量平衡方程(水-土-植系统的水量平衡方程式、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以及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6.了解全球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可能影响。
第三章 流域和水系
1.掌握分水线、集水线、流域、流域面积、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水系、坡面、流域基本单元等基本概念;
2.熟悉水系的拓扑结构里面的一些基本术语,如河源、节点、链等;
3.掌握Strahler河流分级原则;
4.熟悉水系的一些几何性质,譬如横断面、河长、河段长、弯曲度、河底比降;
5.掌握河数定律、河长定律和面积定律;
6. 熟悉流域长度、宽度和形状以及河网密度、河道的维持常数、河流频度、链频度、面积~河长曲线、高程曲线、流域坡度等基本概念。
第四章 降 水
1.理解降水的定义,掌握降水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面积等降雨的基本要素,掌握降雨时空变化的表示方法;
2.熟悉降雨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3.掌握区域或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等雨量线法、泰森多边形法、算术平均法和距离平方倒数法);
4.掌握降雨资料的检验方法;
5.了解雷达测雨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 土壤水
1.了解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2.掌握土壤中的“三相”关系;
3.掌握土壤水的作用力、土壤水的分类和土壤水分常数和土壤水分常数在水文中的意义;
4.掌握水土势的分势和总势以及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5.掌握饱和和非饱和土壤的达西定律、土壤水运动的连续性方程以及理查兹(Richards)方程。
第六章 下 渗
1.熟悉下渗现象;
2.掌握土壤水分剖面、下渗率、下渗能力、下渗曲线、累积下渗曲线基本概念以及下渗容量与土壤水分剖面的关系,理解下渗的机理;
3.掌握非饱和下渗理论和饱和下渗理论;
4.熟悉经验下渗曲线;
5.掌握下渗与降雨强度的关系以及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
第七章 蒸发与散发
1.了解蒸发现象及蒸发分类,掌握蒸发的控制条件;
2.掌握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及确定水面蒸发量的理论方法;
3.掌握土壤蒸发过程和土壤蒸发的定量规律,了解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了解用实测土水势计算土壤蒸发量;
4.了解植物散发;
5.掌握流域蒸发法的计算方法。
第八章 产流机制
1.熟悉包气带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2.掌握霍顿(Horton)产流理论和邓恩(Dunne)产流理论;
3.掌握蓄满产流模式和超渗产流模式的特点。
第十章 地表水流
1.熟悉洪水波的形成及特征;
2.掌握河道洪水波运动的数学物理描述,洪水波的分类依据及基本类型、运动波的特点及扩散波的特点;
3.掌握河段水量平衡方程式、河槽调节作用、槽蓄方程、特征河长及其与槽蓄方程的关系;
4.了解枯水及退水规律;
5.了解坡面水流运动。
第十一章 洪水演算
1.掌握线性扩散波演算、线性运动波演算、线性特征河长连续演算等洪水演算方法;
2.了解断面流速分布及汇流系数的实质。
第十二章 流域产流
1.熟悉流域产流特征;
2.掌握产流面积变化的现象及原因;
3.掌握蓄满产流总径流量的计算方法;超渗产流径流量的计算方法;
4.熟悉降雨径流相关图。
第十三章 流域汇流
1.熟悉流域汇流的物理过程;
2.掌握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的推移和坦化原因,熟悉面积-时间曲线;
3.掌握线性流域汇流系统分析方法;
4.掌握线性集总式流域汇流模型(单一线性水库模型、克拉克模型、串联线性水库模型和并联线性水库模型);
5.了解线性分散式流域汇流模型(改进的克拉克模型、具有旁侧入流的串联线性水库模型和“河流-流域”模型);
6.熟悉地貌单位线理论;
7.了解流域汇流的非线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