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内容、形式、本质、特征。
2、能够对中国各历史时期法律制度进行阐述、分析和对比。
3、理解和熟悉中国法制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
考试内容:
导 论 如何认识中国的法律
一、法系与中华法系
二、中华法系的演进及各时期特征
第一编 起源时期的中国法制(远古至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制)
第一章 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传说与事实
第一节 关于上古无法制时代的追忆
第二节 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猜度和观念
第三节 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事实追忆
第四节 中国法制起源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夏商法制与天法、神判、天罚
第一节 夏商政治体制与司法
第二节 关于夏商法制的历史记述
第三节 天法与神判、天罚
第三章 西周法制与中国法律传统的肇端
第一节 “天命”、“革命”与“民主”观念
第二节 西周的法律原则和刑事政策
第三节 周礼及其与法、刑的关系
第四节 宗法制度与西周政治体制
第五节 法律形式和主要民刑法律制度
第六节 司法体制与诉讼制度
第二编 争鸣时期的中国法制(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运动
第一节 诸子百家思想与各国政治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成文法公布运动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法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各国政治体制
第二节 主要刑事法制
第三节 主要民事法制
第四节 列国关系法制
第五节 司法和诉讼制度
第三编 整合时期的中国法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
第六章 秦朝法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确立
第一节 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 秦朝立法概况与出土秦简
第三节 秦朝的刑事法制
第四节 秦朝的民事法制
第五节 秦朝的司法与诉讼制度
第六节 秦制与中国法律传统主要特质的形成
第七章 汉代法制与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始
第一节 治国思想、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第二节 汉代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节 文景刑罚改革与汉刑事法制
第四节 汉代的民事和经济法制
第五节 汉代的司法诉讼制度
第六节 春秋决狱、法律章 句与法律儒家化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法制与法律儒家化的加深
第一节 三国法制及“八议”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两晋法制及“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形成
第三节 南北朝法制与法律儒家化的深入
第四节 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
第四编 定型时期的中国法制(隋唐至明清时期的法制)
第九章 隋唐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形成
第一节 隋朝法制因袭北朝及其启后意义
第二节 唐初治国理念与立法指导思想
第三节 唐立法概况、法律形式和体例
第四节 唐代刑事法律制度
第五节 唐代的民事法律制度
第六节 唐代政府体制和司法诉讼制度
第七节 唐律的地位影响与中华法系
第十章 宋代法制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
第一节 宋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宋代刑事法制
第三节 宋代民商法制
第四节 宋代行政法制
第五节 宋代司法制度
第十一章 辽夏金元法制与游牧民族法制汉化
第一节 辽夏金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第二节 元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三节 元代刑事法制
第四节 元代民商法制
第五节 元代行政法制
第六节 元代司法制度
第十二章 明代法制与君主专制集权政体的加强
第一节 立法思想与法律形式
第二节 明代的刑事法制
第三节 明代的民事法制
第四节 明代的行政法制
第五节 明代司法制度
第十三章 清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衰微
第一节 清代的立法概况
第二节 清代刑事法制及其特征
第三节 清代民事法制及其特征
第四节 清代司法制度及其特点
第五节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
第五编 变革时期的中国法制(清末、民国法制)
第十四章 清末法制变革运动
第一节 清末新政前的法制变化
第二节 清末预备立宪运动
第三节 清末修律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