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目标
国学精英班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国学基础知识与基本的古典学术研究能力,能够潜心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担负起传承、创新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责任的拔尖人才为目标。注重原典,注重通识,注重研究实践,注重自由思考。有教无类,君子不器。国学精英班毕业生流向,一为考取研究生深造,成为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学者;一为担任中学、小学国学教师,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一为事业、企业单位的文职人员,成为具有古典素质、通识素质的管理者。
2.课程设置
国学专业课程设置以经、史、子、集内容为主,涵盖文学、史学、哲学三个学科,兼修琴茶书画。一方面注重经典原典,一方面注重田野考察和研究实践。国学课程多学科交叉,培养目标为跨学科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国学院有全程、系统的课程设置,国学院有自己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各门课程均有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或参考书。
毕业论文内容可在文学、史学、哲学、文献学、地方文化等多学科内选择。
国学专业课程结构如下:
(1)专业核心课程:经学概论,史学概论,子部概论,集部概论,国学概论
(2)学科基础课程:中国文学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中国哲学专题,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中国学术史概论
(3)专业选修课程:经、史、子、集原著导读,文献学原著导读
(4)通识拓展课程:古琴入门,茶道入门,书法入门,绘画入门,碑拓入门、汉服入门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田野考察与摩崖石刻,古籍整理与点校
(6)系列讲座:外聘教授的临时性课程以及读书法、读书指导、治学入门等漫谈。
通识核心课程即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按照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修习。
3.导师制度
国学院的教学将结合古代太学制度、书院制度和现代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一体,探索适宜国学的新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国学院小而精,博而专,以学术带教学,向本土要特色。国学精英班采用小班制、导师制的教育教学方式,重在特色,不重在规模。学生与导师联系密切,一对一交流,全过程指导,各尽所长,因材施教。在常规课程之外,学生还将有机会参与学术考察、学术会议以及课题项目等实践活动,为正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和正式进入学术界打下基础。
4.交流合作
国学院注重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学术合作,交换生合作。目前已实现与日韩港台等地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流,2018年暑假将带领学生赴韩国全罗北道、首尔等地游学交流。
5.学生风采
学院办学2年,国学精英班学生已取得骄人成绩:
(1)正式发表论文50篇,整理古籍10余部,参加学术研讨会6次;
(2)获得省级以上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
(3)获得国学院专设“潇湘意奖学金”6人次;
(4)参加各类古琴雅集10余次;
(5)运营“潇湘无极”公众号半年,发布文章30余期;
(6)2017年,国学院学生全体携带论文参加了“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
2018年湖南科技学院概况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