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的科研水平:学院拥有市级科研机构-北京市智能机械创新设计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软件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协同创新平台-北京市智能机电创新中心,2个与企业共建的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学院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总体战略为指导,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导向,致力于智能无人驾驶、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化设计与制造、人因工程与系统改善以及制造信息云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院所紧密合作,推动机器人研究发展和推荐优秀人才继续深造。
丰富的学生科技活动和国际交流:学院倡导学生兴趣主导,坚持“注重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实验室为依托,不断提升学生科技活动水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突出,近年来在“挑战杯”、智能制造、“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工业工程案例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首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智能车、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等重大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以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扩大国际交流。积极选派优秀学生到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韩国、印度、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9所国际联盟校交流学习。学生可以申请参加“4+1”、“3+2”等合作办学项目,获得境外高校硕士学位。学院设立国外交换生项目,目前接收从南非多所大学选拔的在校交换生100多人,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后备人才,该项目是南非首次大批选拔赴中国的留学交换项目,得到了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方面:学生可参加各种围绕机器人领域应用研究的科技项目,如学院打造20辆“小旋风”系列专用智能车教学与科研研发团队实践创新平台,专用智能车(包括高尔夫球车、接驳车、巡逻车、消防车、送货车、情侣车等),通过设立课题,从一年级开始到四年级分别进行真刀真枪的科研实践训练,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将专业实验与科研训练融为一体,缩短学习与应用之间的距离,达到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提高,实现“学以致用、研以致用”。形成多专业交叉融合解决科学问题的教学改革创新思路。完成学业后,将优先推荐学生进入“智能车研究生科研实验班”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团队”进行进一步深造。2017年学院联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获批英国皇家工程院牛顿基金资助项目“TalentsCultivationandCooperationOrientedtoIntelligentVehicleIndustrialization”,研究与实践智能驾驶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开拓了国际化人才交流培养的新途径。
完善的奖贷学金和勤工助学制度:学院建立了以“扶持培育、奖励优秀、励志助学”为宗旨的评奖评优体系。开设“绿色通道”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建立“奖、助、贷、补、勤”一系列完善的助学措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保障。学院成立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保千里德毅机器人专项成长基金”,专门为机器人学院特困学生的资助、优秀学生的奖励、学生就业与创业、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等提供资金支持。基金将秉承“助学、奖学、施教、助教、创新、创业”六位一体的运作理念,搭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项目扶持、产业资本对接三大平台,让机器人学院迸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生机。
高质量的就业和深受好评的毕业生:学院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性强,业务基本功扎实,踏实肯干,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多年来,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优越的地理位置:学院有工体北路校区和北四环两个校区,工体北路校区紧邻CBD功能区域和繁华的东三环三里屯驻华使馆区,东临朝阳公园和团结湖公园,西接北京工人体育场和世贸天阶,北靠三里屯太古里(Village),南望国贸中心和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学院紧邻地铁10号线和6号线,周边有数十趟公交线路,交通极为便利。
咨询电话:010-65917885/65917115(机器人学院)
学院网址:http://jqr.***.cn
咨询电话:010-64909390(机器人学院改革试验区)
学院改革试验区网址:http://robotics.***.cn
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电产品创新设计、智能化技术等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可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各领域从事设计、生产运行、科技开发及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符合国际化标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北京市属高校中早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工科专业之一。本专业面向京津冀地区科技发展,围绕北京城市发展所产生的迫切需求,以机器人相关技术为核心,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与北京地区20多家知名企业长期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主要课程:机器人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CAD/CAM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创新实践、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电机驱动及控制、电气控制与PLC、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机电、航天、信息通信、集成电路、光电、汽车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信息技术设备、智能化设备的设计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售前售后技术支持、营销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毕业生也可报考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研究生。
软件工程(实验班)(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
该专业是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设置软件工程校级实验班,为高考一本线招生,是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主体专业。学校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生进校后还可在全校相关专业进行二次选拔进入软件工程校级实验班。学生在校期间可到多所境外大学及国内211院校进行交流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深入践行机器人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提出的“科学任务带动人才培养,载体汇聚不同学科专业”的理念,面向轮式机器人、无人机及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应用开发,培养掌握软件工程基础理论、智能软件专业知识及先进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外语熟练运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创业精神、良好职业道德,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素质智能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成为卓越软件工程师、软件行业精英人才、创业“明星”。
主要课程:机器人感知与实践;智能机器人导论(智能软件)、人工智能概论;离散数学;软件工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云计算;数据库系统、软件系统分析设计与UML技术、智能交互技术、手持设备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数据分析与处理、机器人与机器智能、机器人系统仿真、计算机视觉、多智能体协同等,本专业还设置了围绕智能软件设计开发的各阶段实践训练课程。
就业方向:面向智能时代,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特别适于在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新兴领域及在智能制造业领域从事软件技术开发、产品测试等工作。同时,本科毕业后报考工科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软件工程(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是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主体专业,并设有校级实验班,可到多所境外大学及国内211院校进行交流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术德兼修、知行合一,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工作作风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和较扎实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服务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能在互联网、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制造、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管理、服务等方面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成为卓越软件工程、软件行业精英人才、创业“明星”。
专业特色:软件工程专业是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设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该专业依托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实验区等市、校级教学科研创新平台,专业教师有多人为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以科研任务带动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移动应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本专业还设置了围绕软件设计开发的各阶段实践训练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泛,特别适于在大数据技术、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新兴领域及在智能制造业领域从事软件等技术开发、产品测试等工作,就业前景良好。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报考工科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并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工业工程(校级优势专业)
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术德兼修、知行合一,实践能力强、工作作风扎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和较扎实的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在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及智能化机器人产业进行效率改善、智能化应用、人性化设计与测评、质量控制、物流规划与控制、项目创新管理与效果评估的能力,培养能在服务和工程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咨询及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技术工作的符合国际化标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工业工程专业是北京联合大学校级优势专业、骨干专业,是北京地区工业工程专业牵头高校之一。工业工程专业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该专业采用智能化管理与设计的方法,致力于有效提升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精细化创新管理,达到企业、组织的运营效率、成本、质量及人机环境匹配的优化,也可以为运营科技资产投融资管理,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提供管理技术服务。专业依托“北京市智能机械创新设计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特色科研平台,拥有名师团队,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助推大学生科技创新和职场创业。
主要课程:管理学、工业工程基础、运筹学、经济学、物流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人因工程、工业技术经济学、供应链管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精益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础、创新思维拓展、工作研究综合训练、专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及智能化机器人产业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致力于效率改善、智能化应用、精细化设计及管理,人性化设计与测评、质量控制、物流规划与控制、项目创新管理与效果评估,主要从事资产运营、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企业信息化、机电产品的技术评价和转移、高科技产品的运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报考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自动化(校级优势专业)
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自动化的核心是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应用于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专业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术德兼修,知行合一,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工作作风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和较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自动化理论与方法知识、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技术知识,具有检测与仪表、信号处理、现场总线控制、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智能机器人、智能仪表设备、智能控制/监控系统、物联网、产品智能化创新设计等领域从事分析、开发、设计、集成和系统运行、管理、维护、商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学生特色:(1)自动化专业是北京联合大学骨干专业、优势专业,教师团队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拥有校级自动化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和学生创新/创业平台;(3)建设了西门子、ABB公司、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孵高科产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心的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群;(4)注重学生实操和眼界的培养,与台湾、韩国等大学进行交流实践活动;(5)强化学生科技活动,近3年本专业学生申报和完成国家、北京市、学校的“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一直名列前茅;(6)重素质、强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北京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物理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等学科竞赛,连续获得华北赛区及国家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7)引导学生继续深造,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考取本校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学等211、985高校的研究生,考研升学率在不断提升;(8)拓宽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率连年保持98%以上。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电机与拖动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检测技术与仪表、现场总线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网络与控制工程方向(1):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先进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信息处理与物联网工程方向(2):虚拟仪器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条码与识别技术、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现代传感器与传感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面宽泛。毕业生可到政府机关、金融中心、高新科技公司、大型智能化场馆与智能建筑大厦、大型商贸等单位从事智能控制/监控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仪表设备、物联网、产品智能化创新设计等领域的研发、集成、产品测试、运行维护、综合技术支持与管理、网络化控制等工作,以及相关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商贸交易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也可报考自动化、计算机、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硬件)
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应用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子测量技术;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EDA技术应用;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机器人原理与实践;汽车电子与总线技术;机器人与机器智能。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宽广的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广泛。可在工程控制、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机器人控制等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应用测试等工作。对应本专业方向的学习特点,特别适于在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产品测试等工作,就业前景良好。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报考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汽车服务工程
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汽车技术、汽车服务与经营管理知识,具有“懂技术、能服务、会管理”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能够在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汽车运用、汽车设计研发与制造生产领域,从事汽车技术支持/服务与管理、汽车金融服务与管理、汽车营销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性专业,连续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价为4星级专业,排名全国前15%。
专业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紧跟汽车及其后市场之节能减排、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平台的构筑、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及学习兴趣与潜能的激发。校企合作,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学生就业相结合的模式助力学生零距离就业。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金融与保险、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新能源汽车等理论课程以及多门相应的实践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汽车运用、汽车设计研发与制造生产领域,从事汽车服务系统规划与管理、汽车技术支持与管理、汽车及配件营销与管理、汽车金融服务与管理、车辆鉴定与评估、汽车改装等工作。毕业生还可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从事教学、技术培训工作。也可在汽车互联网企业、汽车媒体从事编辑及汽车测评等工作。毕业生可报考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近、相关学科/专业的研究生。
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流的校外实践基地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