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作为数
学学科考试的命题范围。按照“考查知识与技能,注重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原则,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水平,以及基本的能力水平。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知识,考查时要保持较高的比例,构成数学试题的主体。
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要与对数学知识的考查相结合,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与掌握的程度。考查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加强针对性.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切合考生实际。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
结合,它不仅包括数的运算,还包括式的运算,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算理和逻辑推理的考查。数据处理能力是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数据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考查时注重与推理相结合。
考察内容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能力要求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及其运用。
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目标。
(1)知道/了解/模仿: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体会,知道这一知识与技能的内容是什么,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加以识别、初步理解与应用。
(2)理解/独立操作: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够解释、表述、归纳、总结知识与技能,并能进行比较与判断,利用知识与技能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3)掌握/应用/迁移: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表象,选择解决问题的决策与方法。能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发牛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1)经历/模仿:要求能够观察、体验数学素材,查阅、收集数学信息,借助、模仿他人成功的经验,尝试新的解题思路。
(2)发现/探索:要求能够梳理、整理知识脉络,研究、探索数学本质,寻求、设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倡导的对数学学习的反应与认同,对数学知识的领悟与内化。
(1)反应/认同: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2)领悟/内化:提高数学化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养成锲而不舍的精神,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4.能力目标
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l)思维能力:舍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演绎、归纳和类比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
(2)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处理数据;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3)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正确判断。
(4)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5)实践能力: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够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说明。
2016年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单独招生命题原则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