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学校秉承“启迪学生智慧、培养时代需求人才”的理念,弘扬“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她燃烧”的精神,推行“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培养各类应用型文化艺术人才1.2万余名,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建立了以当代具影响力的作家王蒙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王蒙文学艺术馆;与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社科院、中央电视台等130多家企事业建立了多元化合作关系;与绵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文化科技产业示范园”;与华夏母亲之都、嫘祖故里四川盐亭县政府共建“梓江生态文化旅游保护区暨中国美术西部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中的“四川梓潼实践实训校区暨大学生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园”,旨在打造集教学、实践实训、表演、博览、创作、交流等于一体的中国艺术教育实践实训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全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本着“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目的于2010年4月正式落户我校,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机构。
(2)王蒙文学艺术馆:是以我国文化部原部长、当代著名作家、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王蒙先生的名字命名,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3500平方米,它集收藏、展览、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面向教学等功能于一体,恒温恒湿,设备先进,可以接待国内外各种高端展览。馆内收藏王蒙先生手稿、书信、文件、工作生活用品等二千余件,及吴祖光、曾来德、冯远、杨力舟、王迎春、郑作良、裴建国等多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开设《青山未老――王蒙的文学与人生》陈列;成功举办“青春万岁――中国美术馆藏经典作品展”、“吉光片羽――书法家写王蒙文句展”等多项重要展览;多次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和讲座。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2016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考生学校特色办学及辅助教学单位有哪些?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