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已解决问题

2015年教育部 财政部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

2015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1-08-02 15:59:00 解决时间:2018-03-25 15:21

满意答案

(三)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

各省份要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完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申报、项目评审、学员选派与管理、培训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落实学分认定登记制度,建立参训学员电子档案,有效记录学员学习过程及参训成效,激发学员参训动力。信息化管理系统应与项目区县、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幼儿园对接,实现信息便捷有效查询。

  ??????????? 2018-03-25 15:21

类似问题答案

2015年教育部 财政部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打造本土化团队,服务乡村教师区域与校本研修
  (五)打造本土化团队,服务乡村教师区域与校本研修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专家与本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比不低于1:500建立省级教师培训专家团队,主要承担乡村教师培训的项目设计、课程研制、资源开发、巡回指导和绩效评价等工作,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60%。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培训者与本地乡村教师比不低于1:30建立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重点遴选一线优秀教师教研(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教育部 财政部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加强项目统筹管理
(一)加强项目统筹管理教育部、财政部负责“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评估验收等工作。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组织管理,根据中央总体要求,分别制订年度乡村中小学教师和乡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实施方案,报教育部、财政部评审后组织实施。要重点做好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区县与培训机构遴选、项目实施过程监控和培训绩效考核评估等工作;推进项目规范化与科学化管(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教育部 财政部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创新项目
(二)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创新项目在各省份遴选项目区县,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推动专家指导校本研修,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示范带动各地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依托教师工作坊,将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培养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引领区县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工作坊研修,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常态化研修。(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教育部 财政部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送教下乡培训
(二)送教下乡培训省级统筹,项目区县组织,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片区研修中心协同承担,以本地教师培训团队为主体,整合全省(区、市)专家资源,分学科组建送培团队,开展送教下乡培训。将送教下乡与校本研修指导并重,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应包括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阶段,切实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原则上同一乡镇同一(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教育部 财政部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保障措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市、县、校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四级项目管理体系。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建立完善“协同立项、分工负责、协作推进”的工作机制。培训院校(机构)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管理,整合优质资源,确保培训质量与水平。项目区县要切实承担起项目管理与落地的责任,充分整合教师培训、教研和电教等(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教育部 财政部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推行混合式培训,促进乡村教师学用结合
  (四)推行混合式培训,促进乡村教师学用结合  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切实推行集中面授、网络研修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将网络研修社区作为培训机构项目申报的必备条件。集中面授重在问题诊断、专家引领、案例示范和实践体验,帮助教师确立发展目标,掌握方法策略,明晰发展路径,形成提升方案。网络研修要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教育部 财政部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
(三)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各省份要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完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申报、项目评审、学员选派与管理、培训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落实学分认定登记制度,建立参训学员电子档案,有效记录学员学习过程及参训成效,激发学员参训动力。信息化管理系统应与项目区县、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幼儿园对接,实现信息便捷有效查询。(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教育部 财政部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推进协同创新
(二)推进协同创新优化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培训机构与地方“联合立项、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立项阶段和组织实施过程的参与,确保项目落地。建立培训机构协同创新机制,支持同学科(领域)的培训机构进行协作,重点开展培训方案合作设计、课程共建共享、成果分享交流和专家跨校指导等工作。(阅读详细内容)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