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已解决问题

2015年东南大学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政治理论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2015年东南大学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1-06-18 23:16:00 解决时间:2018-03-28 05:19

满意答案

1.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第一,文化包括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这里讲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它与社会意识密切相关。社会文化结构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前者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处境的反映;后者是一定人群共同体的意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第二,从意识反映的深浅程度来看,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前者是不系统、不定型、处于自发阶段的社会意识,表现为情感、习俗、自发信仰等。后者则是系统、自觉、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科学、宗教、哲学等。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基础,后者对前者又有指导作用。

第三,从社会意识同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属于上层建筑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两种类型。前者反映并服务于特定的经济基础,属于社会思想上层建筑,也称之为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具有阶级性。如艺术、道德、哲学、宗教和政治法律思想等。后者既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它是特定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的反映,不为特定经济基础服务,也不带阶级性。如自然科学、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但这些社会意识形式也有个为谁掌握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第四,社会意识的实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突出之点,正是这一特点,表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它决定于社会存在。就是说,它根源于社会存在,当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了,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也将发生变化。

  ??????????? 2018-03-28 05:19
JE技校网推荐内容

类似问题答案

2015年东南大学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政治理论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1.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第一,文化包括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这里讲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它与社会意识密切相关。社会文化结构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前者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处境的反映;后者是一定人群共同体的意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东南大学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政治理论社会的文化结构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1.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第一,文化包括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这里讲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它与社会意识密切相关。社会文化结构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前者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处境的反映;后者是一定人群共同体的意识。两者相互联系、相(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东南大学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政治理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关系方面的内容,包括三方面重要因素,这就是地理环境、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东南大学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政治理论社会的政治结构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方式,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国家机关、政党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设施。政治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斗争,阶级之间围绕经济利益展开的斗争,必然通过政治反映出来。(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东南大学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政治理论社会的经济结构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系统,根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直接形成于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社会有机体的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有机体是包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表明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关系相互制约、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其基本构成有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东南大学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政治理论第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也有教材把社会的经济结构当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两部分,也就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结合。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形态。在这一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二是决定上层建(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东南大学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政治理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3.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第一,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和人类社会并非是从来就有的,它们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在这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劳动是决定性环节。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劳动还是社会生活的初的也是基本的形式。第二,劳动是人类社会存(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东南大学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政治理论第三,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第三,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和矛盾运动,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即上层建筑必须使自己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当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时,它会促进、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时,它会阻碍过时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使之继续阻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阅读详细内容)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技校专业